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這些名人+美食的“聯名款”你都知道嗎?【2】

2019年06月13日08:34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曹操雞

徽菜是中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曹操雞是徽菜中的傳統名菜。

相傳在三國時期,曹操屯兵廬州逍遙津時,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臥床不起。治療過程中,廚師按醫生囑咐在雞內添加中藥,烹制成藥膳雞。曹操食后病情日趨好轉,后常要吃這種藥膳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骨酥肉爛,食后余香滿口。

餃子

頗受北方小伙伴歡迎的餃子,與醫聖張仲景有不解之緣。東漢建安年間,張仲景辭去長沙太守,告老還鄉。回到家鄉,正值嚴冬,很多百姓骨瘦如柴,衣不蔽體,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見此情景,命徒弟在南陽東關支起一口大鍋,從冬至到大年三十,為貧寒百姓施藥。

張仲景將羊肉和祛寒藥材煮熟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狀,取名“祛寒嬌耳湯”。百姓每人兩個“嬌耳”,吃了之后,渾身溫暖,兩耳生熱。百姓的凍耳病在“嬌耳”的食療下,被治好了。從此以后,百姓為了張仲景,每年冬至,模仿“嬌耳”做成美食,稱為“餃耳”,由此這個名字有點拗口,這才改稱“餃子”。久而久之,過年吃餃子的傳統也流傳了下來。

涮羊肉

宋亡元興,元世祖忽必烈率軍南下,行軍途中,他忽然想吃草原上的“清燉羊肉”。正在廚師們生火宰羊之時,軍情有變,敵軍突襲。忽必烈一邊指揮軍隊開拔應戰,一邊催促廚師趕快端來羊肉。

廚師見時間緊迫,索性把羊肉切成薄片,在沸水中燙至變色,撈起並蘸料。忽必烈吃后,大加贊賞,一連吃了好幾碗。吃完后,他率軍出戰,順利擊敗敵軍。在慶功上,忽必烈點名要吃這道羊肉,並給這道羊肉取名“涮羊肉”。從此,“涮羊肉”成為冬日裡暖身的必備美食,人氣爆棚,擁躉無數。

李鴻章大雜燴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李鴻章訪問美國,在使館宴請美國友人。中餐色、香、味俱全,賓客一連吃了好幾個小時。主菜全都上完了,賓客依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廚師見狀,急忙將做菜剩下的邊角料,一鍋亂燉。賓客品嘗之后,大加贊賞,尋問這道菜的名字,李鴻章連忙回答:“好吃多吃。”由於發音和英文的“雜燴”類似,這道亂燉菜被命名為“李鴻章大雜燴”,成為具有國際范的中國美食。

這道菜的原料是雞雜、肚片、火腿、海參、面筋、山筍、香菇作為底料,配以高湯、麻油、料酒、醬油,用陶罐文火慢燉,香氣扑鼻,湯濃菜醇。這種做法類似於閩菜經典“佛跳牆”,難怪中外客人“饞哭了”。

 

像這樣的名人+美食的“聯名款”,

還有很多很多……

可惜,青年君寫不下去了,

別問我為什麼。

因為,寫著寫著就餓了……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網文娛部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訂閱號:文藝星青年(wenyixingqingnian)

(責編:湯詩瑤、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