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2019年07月18日08:17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近日,迪士尼發布了劉亦菲版電影《花木蘭》的預告片,花木蘭臉上紅一片、黃一片的“額黃妝”引發網友熱議。愛美是人的天性,女子化妝更是由來已久。諸如“頭上倭墮髻”“對鏡貼花黃”“懶起畫蛾眉”等詩句至今都是研究古代女子妝容的參考史料。今天,青年君跟大家一起穿越時光,了解古代女子妝容的演變歷史。

先秦

先秦時期,女子面部裝飾以粉和黛為主要色彩,即用白粉敷面,用青墨顏料畫眉,不盛行臉上抹紅。

先秦女子用的粉就是用糧食做成的米粉,米要選用梁米或粟米,將米磨成細粉沉於涼水中發酵腐爛,再洗去酸氣,然后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米汁,使其沉澱,制成一種潔白粉膩的“粉塊”,最后放在太陽下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用來敷面。在戰國時,還沒有特定畫眉的材料,女人們都用燒焦的柳枝畫眉。《楚辭》雲,“粉白黛黑,唇施芳澤。”這說明在先秦婦女已開始用芬芳光亮的顏料來美化嘴唇。

 

漢朝

漢朝前期,女子的妝容總體相對簡潔。在唇妝上,基本使用上小下大近乎三角形的桃心唇妝,這種唇妝一直流行到了唐朝。發型上女子都喜愛將兩邊發髻留一束到耳。胭脂顏色比較淺,范圍也不寬。

漢代是我國眉妝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出現了長眉、遠山眉、八字眉、驚翠眉、愁眉、廣眉等諸多分類。司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引領了“遠山眉”之風。《西京雜記》說她“眉如遠山,時人效之,畫遠山眉”。

 

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最有特色的要數額黃妝了。“眉心濃黛直點,額色輕黃細安”,一些婦女從佛像上受到了啟發,也將自己的額頭涂抹成了黃色,這就是額黃妝的由來。如果是用黃色的紙片或者其他的薄片剪成花的樣子,黏貼在額頭上,就成為“花黃”,這是當時婦女比較時髦的裝飾。花木蘭從軍歸來后,“對鏡貼花黃”說的就是這種妝容。

所以別吐槽劉亦菲的花木蘭妝容啦!這套“花木蘭相親妝”還原了魏晉南北朝女子的時尚妝容,迪士尼還是做了不少歷史功課呢!

曉霞妝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比較著名的一種化妝方法。這種化妝方法從魏文帝的宮中傳出。據說,深受魏文帝寵愛的宮女薛夜來有一天晚上去見文帝,文帝正在燈下看書,書桌前面放了一張透明的水晶屏風。薛夜來進來時,一下子撞在屏風上,臉頰紅腫了一片,好像將要散盡的紅霞。宮女們發現臉頰上殷紅一片非常好看,就用胭脂在臉上畫畫,還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曉霞妝。

“壽陽落梅妝”也是這一時期盛行的妝容。故事的主角是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傳說她在正月初七那一天,躺在殿檐下睡著了,由於睡得太熟,梅花的花瓣落在她的額頭上也沒有被發現。醒來后,公主發現額頭上留下了五朵梅花的印記,怎麼都無法擦掉。宮女們非常吃驚紛紛跑來觀看,覺得十分漂亮,於是都開始模仿,還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壽陽落梅妝”。

(責編:陳燦、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