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連貫怡

2019年08月25日05: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們常說:藝術無國界。各國藝術家們的惺惺相惜,流傳著無數動人的故事,令人神往。中國畫家范曾和日本著名畫家平山郁夫之間的交往就是這樣一段佳話。

  平山郁夫,1930年出生於日本廣島。繼橫山大觀之后,他與東山魁夷、加山又造聞名日本畫壇。少年時代家鄉被原子彈夷為平地,因此他終身反戰,倡導和平。他對中國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於中國文化、藝術情有獨鐘。他尤為喜愛中國古絲綢之路文化,留下了數以千計的速寫、素描,並以此為素材,歷數十載苦功,創作了日本奈良藥師寺的絲綢之路巨幅壁畫。他曾親口告訴范曾,為幫助他完成古絲路的考察之旅,中國方面派出一支十數人的隊伍全程陪同。一次,平山郁夫不慎在唐古拉山摔傷,隊伍中一位醫生立即為他包扎,他這才知道竟有醫生隨行。東道主周到如此,使之深為動容。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范曾赴日展覽,獲巨大成功。因此在日本,范曾為眾所周知。1984年,日本岡山建立范曾美術館,由久負盛名的日中友好人士岡崎嘉平太任名譽館長,長期致力於收集范曾作品的鬆田壯三郎之子鬆田基為首任館長。在此之前,外國人中僅畢加索一人在日本享此殊榮。在當時中日兩國政府和民間交往中,范曾的畫作被許多中方代表團選作禮物相送。

  1979年夏,范曾第一次赴日展覽,初識神交已久的平山郁夫。平山郁夫穩重、謙和,在日本NHK電視台介紹范曾時,認為他是繼承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新一代領軍畫家。記者問,范曾是否代表了中國藝術的新潮?平山郁夫回答:“藝術的標准是好和壞,而不是新和舊!”這樣的想法與范曾一貫的主張不謀而合,從此二人成為莫逆之交。

  范曾每到日本,平山郁夫必從東京接他前往其居住地鐮倉。一次,他送范曾一個木箱,裡面是他在絲綢之路上創作的速寫、素描畫冊。平山郁夫說,這本畫冊僅印19冊,此前中國畫家中僅送了吳作人、李可染、關山月。贈范曾的一冊編號14,范曾覺得特別珍貴,不肯專而為私,乃轉贈南開大學圖書館珍藏。

  范曾回憶,平山郁夫在鐮倉的寓所是緩坡上的一排平房,客廳、臥室陳設極為簡單,櫥櫃裡擺放著一些來自古代絲綢之路的小型銅器和陶石器,足証他對中國文明充滿向往。范曾還應平山郁夫之邀赴東京美術學院參觀,看他教授日本學生臨摹中國畫,特別是敦煌壁畫。課堂鴉雀無聲,連壁畫上的殘缺部分他都要求一一表現,不許一絲一毫個人元素加入其間。

  奈良藥師寺內長達50米的巨幅壁畫是日本最大的壁畫,據介紹,壁畫近尾端的雲影中有平山郁夫本人形象。與藥師寺遙遙相對的是招提寺,其中有東山魁夷所畫濤聲和雲影。范曾前往招提寺當日,恰值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貢獻的鑒真和尚圓寂紀念日。日本民眾排成數百米的行列,徐徐前行,靜寂無喧,可見中日千百年結成的情誼永垂人世。寺中藏有一幅范曾贈送的潑墨鑒真和尚像,平山郁夫對此亦極表謝忱。

  1984年夏,時任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的平山郁夫訪華,與一些中國著名畫家齊聚一堂,大家不禁乘興揮毫。宣紙一鋪,黃冑說:“小范,你先畫一個人。”范曾素以作畫神速著稱,二三分鐘,一位閉目吟哦的詩翁已躍然紙上。說時遲那時快,黃冑在詩翁下添了一頭生動至極的毛驢,取“詩思在驢背上”之意。接著,平山郁夫懸筆在天空勾起一輪滿月。十分鐘不到畫成,眾皆稱佳。大家共邀吳作人題字,文雲:“明月隨人歸,甲子中秋釣魚台興會,群賢畢至,盡興揮洒者有平山郁夫寫懸鏡,黃冑先生寫奔驢,范曾先生寫詩翁。”《明月隨人歸》(見上圖,資料圖片)成為一幅不朽之作,記載了中日繪畫大師的友情,珍藏在釣魚台國賓館。

  2008年,即平山郁夫逝世前一年,他以對中國人民的深情,送給釣魚台國賓館一幅描繪奈良佛寺的油畫,並與范曾再次會面,這是二人的最后一面。此時黃冑、吳作人兩位先生皆已作古,釣魚台遂將《明月隨人歸》復制兩幅,一幅送平山郁夫,另一幅送范曾。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25日 07 版)
(責編:白宇、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3.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崇尚英雄 緬懷先烈 習近平這些話飽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