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古代也有“方艙醫院”?來看古人如何戰“疫”【2】

2020年03月13日08:49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防疫重在預防:勤洗手、戴口罩

我國古代對於疫情的預防也非常重視。

《黃帝內經》中已明確提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更是直接說道:“與其救療於有病之后,不若攝養於無病之前。”平日要重視強身健體、加強營養,增強抗病能力。

今人一直呼吁大家“勤洗手”以保持個人衛生,古代同樣如此。《禮記·玉藻》中記載:“日五盥。蓋謂洗手不嫌頻數耳。”說的是每天要洗五次臉,而洗手的次數那是越多越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馬可·波羅行記》中提到,“元制規定,向大汗獻食者,皆用絹巾蒙口鼻,以防唾沫污染食品”,表明中國人元代便有使用“口罩”的習慣。

環境衛生對疫情防治也必不可少,必須重視環境治理,消除安全隱患。宋人溫革《瑣碎錄》建議:“溝渠通浚,屋宇潔淨無穢氣,不生瘟疫病”。

消毒同樣是防止疫情的好辦法,當然,受制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古代的消毒技術比較有限,多為“熏”或“蒸”

端午習俗之一挂菖蒲就與避疫有關

《周禮·秋官》篇載有人們用莽草、嘉草等燒熏驅虫、驅病的記錄。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載:“天行瘟疫,取初病人的衣物,於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

清代羅世瑤在《行軍方便便方》一書中也說:“將初病疫氣人貼肉布衫,於蒸籠內蒸一柱香,久則全軍不染。”

 

古代社會生產力雖不發達,但頑強奮進的炎黃子孫仍依靠自己的智慧以及不懈努力,為抗擊疫情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歷史的經驗已經証明,中國是一個勇於並善於抗擊疫病的國度,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我們更應該堅定必勝信心,奮力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責編:韋衍行、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