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文化專題>>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

貴州丨《侗寨琴聲》:傳承民族文化 致敬扶貧干部

2021年09月08日15:58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侗寨琴聲》精彩集錦。

侗族牛腿琴、侗笛、侗族蘆笙、侗族琵琶……一件件獨具特色的民族樂器,合奏出天籟之音,讓觀眾久久陶醉其中……

9月8日,貴州省選送的侗戲《侗寨琴聲》在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期間進行了網絡首播。

▲《侗寨琴聲》宣傳海報。

《侗寨琴聲》是一部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舞台藝術劇,講述了畢業於浙江大學的茶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楊家林,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歌窩侗寨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經歷,還原了奮戰在脫貧攻堅戰線上的干部群眾的奮斗與榮光。

▲《侗寨琴聲》劇照。

《侗寨琴聲》以東西部扶貧協作為主線,涵蓋紅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態文化等內容,呈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人物特點鮮明,朝氣蓬勃,渲染了“快樂扶貧”“智慧扶貧”的氛圍。

在表現形式上,《侗寨琴聲》以侗戲為基調,突出了侗族民間音樂與現代音樂交相輝映的特點﹔在語言表達上,採用普通話、當地方言和侗語對白與侗語唱詞相結合的方式﹔在舞美上,通過多媒體牆的運用,烘托出“天、地、人、木、氣”的舞台效果,全劇凸顯了時代性、民族性、藝術性的高度融合。

▲《侗寨琴聲》劇照。

“《侗寨琴聲》有三大亮點,一是音樂優美,二是舞美精彩,三是故事動人。”有網友表示,侗族音樂別具一格,如此精彩的侗戲,帶來視聽上極大的享受。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每一個精彩演出的背后,都離不開每個參與者的付出和努力。《侗寨琴聲》的創排歷時半年多,主創團隊多次深入侗寨採風,反復調整劇本,不斷打磨、精益求精。

“《侗寨琴聲》的創作和排練都十分辛苦。可以說,這一部侗戲,是我們全體主創團隊和演職人員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絢爛之花。”黔東南州歌舞團演藝部副主任吳冰說。

▲《侗寨琴聲》劇照。

“《侗寨琴聲》是我們獻上的一部致敬之作,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將我們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收獲的震撼和感動傳遞給大家。”編劇蔣步先說。

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才能夠創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新時代文藝精品。《侗寨琴聲》正是這樣一部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精品力作。

▲《侗寨琴聲》劇照。

劇評 | 傳統侗戲的新探索

“一心等著你喲美麗的姑娘,一心等著你喲勇敢的情郎,再遠的路程你莫要迷茫,花橋鼓樓是你我的家鄉。”舞台上,十幾位身著侗族盛裝的姑娘“一”字排坐開來,柔聲歌唱侗族牛腿琴歌。大屏顯示山間流水,煙雨迷蒙,霧起水墨……漸漸幻化成劇名《侗寨琴聲》,這是侗戲《侗寨琴聲》的序幕。

▲《侗寨琴聲》宣傳海報。

2019年6月,編劇蔣步先帶著侗戲情懷,一個人來到黔東南州侗族群眾聚居的5縣49個侗寨採風,目睹了貧困山區干部群眾同心合力決戰脫貧攻堅的場景。“有兩位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事跡太感人了。”蔣步先說。

吳玉聖,是村民喜歡的“帶貨書記”,在黎平縣尚重鎮蓋保村駐村幫扶期間,打造了“侗族七仙女”直播帶貨團隊,幫村裡銷售土特產、宣傳保護侗族文化,2018年,蓋保村率先脫貧摘帽。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的楊端明,在錦屏縣敦寨鎮羅丹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帶領村民把當地生產的水果運到北京銷售,拓展電商渠道,引領群眾發展壯大產業,實現脫貧致富,成了村民口中的“水果書記”。

蔣步先將這兩位扶貧書記的先進事跡糅合起來,創作出了反映民族地區群眾在黨的領導下脫貧致富的現實題材侗戲——《侗寨琴聲》。

該劇不僅是一部扶貧劇,也是一部紅色劇,實現了思想性、文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成功塑造了駐村第一書記楊家林的感人形象。劇中穿插了“侗家九姐妹”直播帶貨的情節,說明了扶貧工作不僅要真抓實干,還需要智慧、需要巧干,由此渲染了“快樂扶貧”“智慧扶貧”的主題。

▲《侗寨琴聲》劇照。

《侗寨琴聲》對於民族文化元素的運用,也非常值得稱道。該劇融入了侗族音樂的精華: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牛腿琴歌、侗族蘆笙、侗笛等。這些音樂在劇中並不是簡單的堆嵌,而是有機組合,主創團隊充分考慮了每一種音樂的特質,在運用上做到了“恰到好處”。

本劇對於侗族大歌的運用,也進行了創新。在之前的劇目中,侗族大歌往往出現在特定場景或者情節高潮來臨之時,《侗寨琴聲》則讓侗族大歌貫穿全劇,結合現代音樂元素,以現代的配樂手段進行展示,這樣的創意在以前的各類劇目中是比較少見的。

與同類型題材相比,《侗寨琴聲》的舞台視覺效果也有明顯創新和突破。主創團隊用視覺技術將侗寨原生態的鼓樓、花橋、吊腳樓、青山梯田等傳統建筑和旖旎風光搬上舞台,再現了新時代農村生活場景。

(圖文資料來源於國家民委官方微信公眾號)

(責編:魯婧、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