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频道读书频道文化名人库文化新知副刊精粹

探访于蓝:谈电影 聊读书 话养生

     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新中国22大明星、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这位带着诸多光环的耄耋老者,此刻,坐在我们眼前的她,精神矍铄,声音依然健朗,言谈中显现出豁达乐观淡定的情怀。当她提到当年为演好《龙须沟》的“程娘子”,不顾怀着三个月的身孕仍深入大杂院采访,当她说起当年筹建儿影厂,立志“要拍出像拳头一样硬的儿童电影”时,当她在亲人相继离世的打击面前,仍乐观地面对生活……这位92岁的老人告诉我们,什么值得一生去热爱和追求。
【上期回顾:王蒙八十大寿话人生】

  •  
  •  
  •  
  •  
  •  
最初不敢演《龙须沟》里的“程娘子”
“我觉得他们演的《龙须沟》离我们生活太远了,我的学生腔挺厉害,再加上于是之说话的北京味比我强多了,我就不敢演,觉得我俩相差太远。”
在大杂院中找到角色原型
“为演好这个角色,当时我怀着田壮壮,走了好多大杂院,走得腿都肿了,后来,我发现收发室看门人的老婆,忽然觉得,就是‘程娘子’嘛。”
走过艰难岁月:哥哥及丈夫相继离世
“文革中,我们被弄到农场劳改。我在盖房子的过程中,从房顶头朝下的摔了下去,把门牙摔掉了。我哥哥被造反派打死了,爱人得癌症也去世了。”
60岁执掌儿影厂
“1981年,领导说儿童需要很好的教育,让我拍儿童电影。因为我也不能演戏了,所以那时候想,必须要有拳头一样的硬的好的作品给孩子。”
最爱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托尔斯泰,对他的《战争与和平》始终还是印象很深很深的。此外,屠格涅夫写的《贵族之家》也不错,写得很好。”
读书教我什么是真善美
“读书对提高判断力是很有用处的,对我的后来人生的道路影响很大,什么是好、美、丑、恶,哪些是正确,哪些是不正确。”
读书让我投身革命
“因为我有文化的修养,所以我很明白国民党绝不是抗日的材料。‘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就是消灭共产党,这时候我就知道共产党是真正抗日的。”
辗转到延安
“我相信共产党,他在敌人的心脏里头,还能建立根据地,就是了不起,所以就想着一定要去平西。后来见到了杨成武,他让我到了延安。”
修身养性练字画画
“这都是到老了闲着没事,这才拿起笔来。我看完报了就写字,这样可以坐在那什么也不想。学人家能学好就学好,学不好,反正就是模仿吧。”
爱看电视剧《刘伯承元帅》
“现在我一般在家看电视,还是喜欢看抗战时期和红军时代的,现在我非常爱看《刘伯承元帅》,我觉得拍得很朴素、很认真、很真实。”
坚持锻炼运动养生
“我天天坚持锻炼,不吃油腻的,一般都吃八分饱。而且我吃晚饭都是六点前吃,六点以后出去走走,七点回来。”
早睡早起健康饮食
“我要求自己十点一定要结束看电视,赶紧洗脸睡觉,第二天早晨六点就起来。”

  于蓝(1921年6月3日~ )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抗大和女子大学学习,曾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东北文工团、东北电影制片厂、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修班。1981年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1949年开始登上银幕,主演的影片有:《翠岗红旗》、《龙须沟》、《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

于蓝老师把我们领到了小客厅,这是一间只有10多平米的房子,地板上的黄色油漆已经褪去,露出原本的黑色,家中的摆设很简单也有些旧,两个老式沙发,一个书柜,一个长条型的小茶几靠墙放着,上面放满了报纸书稿和药、小零食。我把访谈提纲递给于蓝老师,她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放大镜,细细看起来。趁这个时候,我再次仔细扫视了一下屋子。屋子有些旧,但却十分温馨,墙上挂了三幅艺术家送给于蓝老师的字画:有李前宽夫人在于老90华诞的时候创作的《国色天香》,有书法名家冯松写的《红梅》两个大字……令整个屋子飘满书香的气息。窗台上摆放着鲁迅的铜像以及许多珍贵的合影,当然,最显眼的要数墙上挂着的那张大照片,照片上周总理握着于蓝的双手,于蓝一头短发,白衫洁净,露出她江姐一般的笑容…… [详细]

策划: 刘红、申宁 采访:黄维、王鹤瑾 摄像:魏天达 页面设计:哈嘉琪、邓艳刚 人民网文化频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