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语小说体现上海味 方言写作让小说更接地气--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沪语小说体现上海味 方言写作让小说更接地气

2012年11月14日09:30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前不久,《收获》杂志刊登了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小说《繁花》,这部几乎都用沪语写成的小说很快在读者中引发了一阵沪语小说热。在这之前,上海青年胡宝谈创作的《弄堂》也全部用沪语写成,被读者称为第一本纯沪语小说。尽管各类沪语书籍层出不穷,但大多是沪语教程一类,这两本沪语小说的出现在让不少热爱上海文化的读者眼前一亮的同时也招来不少疑问:沪语能否像普通话一样体现小说的文学性?用方言写作会否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

  沪语小说体现上海味

  《弄堂》是1979年出生的胡宝谈的第一本小说,在他的“弄堂”里,充满了上海生活的烟火气,老上海式的生活在书中也被娓娓道来:1970年代“蛋票呒没了”(蛋票没有了)、外公是怎样“做人家”(节省)又不是“做得腻心八腊”(恶心)的……金宇澄的《繁花》三十多万字,一百多个人物,通篇“话本体”,忠实呈现了30余年来上海的历史蜕变。书中讲述了大量“无名老百姓”的故事,这些故事将上世纪上海生活的场景向读者展示出来,带读者重“走”了一遍淮海路、南京路、苏州河沿岸和上海的老马路。 “书中全是市井闲话,进进出出的都是上海人腔调”。

  方言让小说接地气

  用方言写小说古已有之,如清嘉庆初年的上海话小说《何典》和民国时的《亭子间嫂嫂》。但现在用纯方言写成的小说已经很少见到,不少作家担心纯沪语写作会破坏作品的文学性。对此,金宇澄认为,沪语与普通话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可凡倾听》有一期的嘉宾是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贝聿铭在节目里讲的都是上海话。上海话连高深的建筑设计理念都可以表达,更何况一般的小说? ”金宇澄表示,近年来小说文字越来越趋同化,大家都看重故事而忽略了语言。“语言对文学能造成影响的功能被削弱了。每位作家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我的语言就是《繁花》中的沪语。沪语的方言表述能让作品更接地气。 ”

  胡宝谈也表示,方言能赋予作品独特的文学味道。“不同题材的小说应该用不同语言来表达。用沪语写上海故事能让作品可能更纯正,也能让作品读起来更有上海的历史感。这同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美国原版电影,不喜欢看普通话配音版的道理一样。用沪语写上海故事,就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原版上海小说’。 ”

  “看”得懂的方言小说更受青睐

  尽管都是沪语小说,但两者的读者反响大不同。 《弄堂》面世一年来销量并不理想,而《繁花》则受到了不少读者的追捧。对此,胡宝谈坦言,这和他写得沪语太“生僻”不无关系,“我在书中所使用的全部是最老的沪语拟音字和语法,还有不少连现代上海人都很少说的上海话。比如‘客人’这个词在最早的沪语里应读作‘人客’。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甚至不少上海读者都看不懂。 ”但胡宝谈表示,这与他的创作目的有关。“我写这本书的本意是为了传承上海话。通过小说来展示最正宗的上海方言,让读者更了解上海话的历史,从而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上海话。 ”

  而金宇澄则认为,小说应该使纸上的沪语变得更加通畅、明白。 “语言是为小说服务的。沪语小说最吸引读者的还是它独有的文学价值,也就是小说通过上海话呈现出来的上海生活。因此小说中的沪语应该是容易让人懂的且能增加读者阅读乐趣的沪语。这样既能让小说的文学价值被读者更广泛地接受,也有利于沪语的推广。否则,沪语小说只是有局限性的方言地域小说。所以我在书中抹去了大量阅读障碍,避免了沪语的拟音字,很多沪语句子,不易书面表达,只能舍弃。我营造出沪语的氛围和韵味,突出沪语的内在精神,所以书中的上海话应该连北方人都能读懂。”

(来源:解放日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