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创新 不断升级音乐服务--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文化专题>>音乐基地2012产业论坛>>最新动态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创新 不断升级音乐服务

2012年11月28日16:02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从胶片到磁带,再到数字音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音乐产业已全面进入数字时代。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媒体时代,中国移动本着“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秉承一贯勇于创新的精神,于2006年3月在四川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无线音乐产品创新基地——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开创了全新的数字音乐发行模式,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无线音乐产业链,沿着中国移动从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的步伐,推动中国无线音乐产业发展。

一、无线音乐基地创新情况

无线音乐基地致力于打造以第五媒体(手机)为平台的音乐产品新载体,自成立以来相继推出彩铃、振铃、歌曲下载等多种音乐产品,打破了传统音乐产品地域、形式和环境的束缚,通过数字技术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个性化的音乐服务,同时在运营模式、服务模式、音乐产品、组织架构及营销活动等方面不断探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从产品、渠道、支付、平台、支撑等方面竭力打造面向互联网的泛音乐服务。

一是产品技术创新。

2007年5月,音乐基地自主开发的手机在线音乐播放器“音乐随身听”上线,消费者在手机上安装相关软件后,就可以第一时间聆听最热门的流行歌曲、实时了解最新音乐资讯;2008年9月,音乐基地成立无线音乐发烧友俱乐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新歌抢鲜听及与明星亲密接触互动等丰富的会员权益;2009年8月,客户端软件咪咕音乐播放器pc版正式上线,消费者用它不仅可以聆听海量高品质正版音乐,还可以享受彩铃订购、管理等一站式音乐服务;2009年10月,正版音乐下载服务推出,同时中国移动音乐门户(music.10086.cn)从音乐网站向娱乐互动媒体转型,相继推出“彩铃风向标”、“新歌速递”、“专辑推荐”等众多品牌栏目,并整合推出咪咕之声网络电台、无线音乐电子商城、会员社区、微博客等功能,为用户不断升级音乐服务。

本着“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准则,音乐基地于2008年11月建立起全国通信行业首个CE实验室,通过对用户使用习惯的体验测试和样本采集,深入分析用户需求,不断开发和完善无线音乐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升级音乐体验服务。2010年4月,音乐基地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筹建四川移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开展云计算、敏感信息图像识别技术等研究课题,成为无线音乐产品创新的又一个摇篮。

几年来,音乐基地先后荣获国家、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业务服务创新奖”、“业务管理创新奖”、全国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等近50余项奖项。2011年8月,无线音乐基地的专利《一种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的方法及装置》通过海外专利评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专利申报,作为移动互联网前沿技术,该专利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到音乐搜索系统中,对技术进步及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服务模式创新。

2011年2月以来,无线音乐基地创新渠道合作模式,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IM工具和终端应用等多个互联网领域植入内容、搜索、插件、计费等4类插件,一方面方便了使用不同终端和软件的消费者都能尽享无处不在的音乐服务;一方面打造了可管可控的渠道体系,阻隔了淫秽、反动等不良信息对消费者的困扰;同时这种新的渠道合作模式还赋予合作方一定的运营权限,大大提升了合作伙伴的积极性,保证了正面积极的音乐内容推广,在维护音乐产业链健康生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音乐基地开始着力从面向互联网的泛音乐服务模式。一是建立新型业务销售模式,重点面向企业用户,以音乐内容版权转授权合作、业务实体销售合作、媒体广告运营合作等新型产品为主,拓展新蓝海,向用户提供新的业务体验。二是加强与独立音乐人的合作,保障原创音乐权利。2010年12月,音乐基地为音乐公司及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更加开放和直观的平台——无线音乐内容合作专区。到目前为止,该专区已为224家合作音乐公司、332位独立音乐人提供了在线申请及审核的服务。三是实现内容传播革新,将内容、产品、服务、品牌进行分解,形成颗粒度更小的传播元素,使得音乐基地的海量音乐内容、各种互联网音乐产品以及丰富的音乐文化能量通过线上、线下、行业内、行业外的传播路径到达用户。

同时由于新体系拓展产业链规模,将带动无线音乐产业的整体发展,对产业链其他伙伴的促进作用亦不可小量。(用数据、例子印证、说明上面一句话的内容)

二、未来无线音乐产业发展趋势

一是数字音乐向移动互联网和跨终端发展,无线音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已经从基于wap协议的应用逐渐向具备Web 2.0特征、体现移动和固定互联网融合的应用转移。它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数字音乐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另外,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各种无线终端更加智能化,各种无线音乐应用形式变得更多,这使无线音乐成为网络音乐市场中最具增长力的细分领域。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8.79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4.4部,而中国无线音乐市场用户数规模达6亿人次,在移动用户中渗透率高达70%,使用率仅次于手机在线聊天和手机搜索。这些都促成了无线音乐用户群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据易观国际预测数据,2013年中国无线音乐市场收入将超过400亿元,较2010年增长约40%,整个无线音乐市场增长迅速。

二是随着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云计算从概念演变为实际应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云音乐”将成为无线音乐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所谓“云计算”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用户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体验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这种计算能力甚至已经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而“云音乐”正是基于“云计算”的特点形成的,用户只需要在终端上面安装相应的音乐软件,就可以将存储在云端服务器的音乐内容在手机、PC和电视等多种设备上进行播放、分享,无需再费时费力从电脑存储器中拷贝到其他终端设备。目前,音乐的服务形式已从单纯的音乐内容提供,发展到音乐分享交流阶段。更多用户不满足于被动的收听音乐,而是热衷于分享。用户希望音乐内容提供商能智能化推荐音乐的服务。另一方面,终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网络游戏终端、KTV、电视等终端层出不穷,各种终端的音乐应用需要融合,“云音乐”将成为融合各种终端的着力点。届时,每个用户都有望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云。然而,“云音乐”要求用户必须时刻保持联网状态,所以手机将成为用户最喜爱、最便利的终端,中国移动将竭力利用这个平台,将音乐带来的快乐传播到世界各地。另外,“云音乐”的出现有助于解决盗版和用户免费习惯的问题,维护正版版权,提高创作者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发展计划及建议

下一步,音乐基地将继续围绕创新探索,力争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一是搭建“咪咕云”平台,通过对用户群划分与组织、产品线定位、传播能力协同以及内容组织构架的创新来向互联网转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泛音乐服务。二是利用Open API,在由自身到用户的传统二元论中,逐渐过渡到自身到用户再到合作伙伴的三元论,将生态链建立及维护纳入发展战略中去,建立起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音乐产业链。三是勇于拓展新领域,如积极拓展开发汽车车载音乐、列车音乐、商场背景音乐、家庭数字音响等音乐产品,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获取其喜爱的音乐服务。

同时,为了推动我国无线音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和健全音乐版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管,建立并完善企业与个人信用体系。二是在国内营造和搭建支撑音乐系列产品群的能力平台及对应的产品创新孵化体系和机制。三是支持和鼓励以互联网的扁平架构开展云音乐的服务模式。

用手机获取音乐文件及资讯的数据。包括全球、全国、移动。下载和在线数据。 

(责任编辑:温璐、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