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舞蹈奇葩温州拼字龙灯舞--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民俗舞蹈奇葩温州拼字龙灯舞

2013年02月02日08:45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温州古属百越之中,是公元前192年东瓯王驺摇的都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民俗活动自古盛行。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造就了既有传承又有演变的独具特色的温州民俗活动,其中以舞龙最为普遍与盛行。温州民间至今仍保持着村村有龙、逢节必舞的习俗,各县市区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龙舞。有竹篾龙、板凳龙、首饰龙、布龙等等,形式不一,各具特色,充分反映了温州百姓的智慧。其中,最具影响的龙舞,除了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泰顺碇步龙外,龙湾区的拼字龙也是独具地域特色、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民俗舞蹈。

  龙湾依山傍海,自成一域,形如蟠龙,故名“龙湾”,与地名相对应,自古民间龙文化特别盛行,拼字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据传,明朝时期当地有“浦门张”和“高原张”两大族,彼此互相往来关系甚好。“拼字龙”是“浦门张”族人、文渊阁大学士张璁(1475—1539)告老还乡做寿时,“高原张”晚辈张乾别出心裁准备的寿礼。此舞一人舞龙头、九人舞龙身、一人舞龙尾。龙身四、五节之间的距离较其它几节间距大,巧妙设计并利用龙头、龙尾与龙身各部分间距的特点,能迅速拼出“天下太平”、“元正大吉”、“光天化日”、“人口太平”等二十四个字来,表达百姓对太平盛世的歌颂祈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祝福。查“高原张”《张氏族谱》,确有张乾其人,与张璁同一年代,以此推测,拼字龙产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拼字龙以竹木为骨、裹布为皮,由龙头、龙身、龙尾和龙珠等组成。龙身为篾骨,用布连接,头饰龙形、尾饰龙尾、龙身布上画龙鳞。龙珠球形红色,上有铃铛、送宝柜、旗幡、高灯等,龙灯内装烛灯,龙头前有龙珠舞动。制作一条完整的龙灯,一名熟练的艺人至少要花上四到五天时间。拼字龙的舞龙者服装以前是用农家自制的粗布做成,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色,头缠毛巾,腰间系上武士带,扎裹腿穿草鞋,显得非常英武彪悍。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龙湾拼字龙的舞龙者服饰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在色彩、面料上显得更加喜庆,与龙身颜色一致,在原有蓝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红、黄、绿、黑等颜色。交相辉映的五条龙使得拼字龙灯队的阵容更加能够烘托节日的喜气。

  拼字龙的表演形式独特,舞龙时,前有大红灯笼开道,后有五彩旗幡拥随,鼓乐喧天。龙舞队的前头有人背着一丈多高的“敕令”,上书“敕封护国佑民陈八大王龙灯出巡”,敕令旗后是两个背着由木头挖成空心做成、放蜡烛等照明物的“头牌”,头牌上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龙灯过处,村村要摆香案接龙。摆香案处,一般由唱书先生唱故事或颂词“参龙”。“参龙”别称参歌、领龙,由灯师领龙,走街串巷,挨家逐户演唱一种别具一格的曲种。演唱内容,总称《龙灯歌》,共225首,在不同的场合中,视不同环节演唱约定俗成的韵体诗歌。所唱内容随环节改变,总的来说,是唱龙的由来、龙的神圣,希望得到龙的保佑,使人们生活得到吉祥欢乐、安康幸福。

  拼字龙灯舞的艺术特色得益于它的独特结构。龙头、龙尾与龙身各自分开,中间九节相连。龙身由三十米长的画满鳞甲的彩布连成。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九人舞龙身,这种头尾分离的结构,造就了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舞蹈构图”。突破了各地龙舞中“一条龙”拖头带尾的拘泥与累赘,在力度、速度、幅度上为拼字龙灯舞的表演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优势。分离的龙头、龙尾在拼字时可以不受龙身牵制,拼成某一点,如“太”字的一点、“光”字的两点。将中华民族祈盼“神龙赐福”的心声,化为“天下太平”、“人口太平”、“上元大吉”、“光天化日”、“代天行化”等二十四个字形,在龙灯飞舞中显示出来。

  舞龙主体动作分拼字、过渡性动作、活跃气氛的花样动作三部分。“龙翻身”、“龙弹尾”、“龙交圈”是为了变换拼字的方向所进行的过渡动作。拼字要求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每向一方拼完一字必须做过渡动作,并转变方向朝另一个方向继续表演。每拼完一个字,舞龙者齐喊“噢”!拼字完毕后便会穿插一些花样性动作以活跃气氛,如“上活龙”、“下活龙”、“龙钻洞”等,将气氛推至高潮,结束表演。表演过程中,舞者上肢动作幅度较大,步伐以小跑为主,伴奏音乐以鼓、锣、钹、子锣演奏轻快的节奏行进,整支队伍协调运作形成连绵不断的以拼字为核心的龙体运动。

  从前的拼字龙传承多由民间自发进行,每年由村里有威望的人牵头,自筹资金制作道具,召集村中舞龙好手,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二十五之前,做好舞龙的准备工作,到了正月初一凌晨三点钟完成“点香”仪式之后开始出游。舞龙人员的动作也是由民间艺人自筹资金,自发组织村里年轻人进行传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视觉传媒时代的来临,社会成员流动性随之增强,民众传统生活方式及审美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舞龙队中的道具制作人员、音乐伴奏人员、表演人员日渐流失,传统的拼字龙表演逐渐脱离人们的审美需求,民间自发组织舞龙学习和活动的传承方式变得举步维艰。如何在培养人员、艺术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成为龙湾拼字龙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如不从政府层面着手建立规章、法规扶持这一传统民俗,对拼字龙文化进行有计划、有部署的传承与发展,龙湾拼字龙在新时期将面临逐渐消失的处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指出,人类所认识的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备受关注。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公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浙江省2007年6月出台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龙湾拼字龙灯舞入选了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市及龙湾区文化部门通过组织省市专家下乡参与等方式,展开田野调查,深入民间挖掘拼字龙文化,拼字龙灯舞的传承由家族传承过渡到群体传承。首先,组建了拼字龙专家团队,由最初只有永兴乐二村张积旺老人口口相传的单一传授,扩展到了由徐玉锦、郑祥福、倪日发等舞龙老师组建的拼字龙传授团队。团队三人各有分工,其中,徐玉锦老师重点教龙头,郑祥福老师教龙尾的舞法,倪日发老师专教敲锣打鼓的音乐伴奏技法。使拼字龙的舞龙技巧传承更加精确、专业化。其次,组建了永兴街道乐二村之外的康一村、永中街道新城村、沙城镇沧宁村、海滨街道宁村等四个拼字龙主要团队,使拼字龙文化更加普及。

  在舞龙艺术创新方面,温州市及龙湾区文化部门组织省内专家及民间艺人深入探索,在保留民俗特点的基础上,在传统龙灯活动中加入了现代创作,给舞龙注入了新的活力,舞龙的数量也从一条增加至五条同时表演,使人们不仅欣赏到优美的民间艺术,还能感受到浓厚的喜庆气氛。还打破了拼字龙原来只有正月才出龙的传统,通过在重大民间活动如参加国家非物质文化民俗“七月十五汤和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民俗“温州拦街福”、文化节开幕式等,频频亮相,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拼字龙文化真正走入群众。

  为了推进拼字龙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龙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委托龙湾区历史学会设立了“永嘉场拼字龙灯”专题,研讨拼字龙灯的起源与历史演变,成立了龙湾区拼字龙传承人联谊小组,为拼字龙灯活动提供了使其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当前的龙湾拼字龙在各级文化部门和历代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散发出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民俗舞蹈的奇葩和温州民间欢度佳节、表达喜悦之情的重要手段和温州重要的历史文化品牌。(作者为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成员、温州大学教师)

(来源:光明日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