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区北面有两座山非常奇特,从北向南,像是朝拜,像是守卫;从南向北,像是两座山阙,通门而望,直通京城门户!这两座山一个因人命名,称鹊山,是为纪念神医扁鹊;一个因形命名,就是华不注山,简称华山。
平地树单椒
从地理上讲,华不注山非常独特。泰山山脉向北绵延起伏几十公里后,出现了一段难得的开阔地,这片开阔地就成了古齐州即现在济南市的载体。然后在古大清河即现在的黄河南岸散落星点,其中最大的一个点像惊叹号矗立在东端,古人根据其形状称之单椒,又称其为“华不(音夫)注”,源自于《诗·小雅·常棣》,其曰:“常(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华不注”,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说其独特,是因其平地树单椒,水中起芙蓉。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说:“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
汉代中期,黄河改道由利津一带入海。造成支流灌注,济水泛滥。华山、鹊山附近形成一个大湖,至唐称莲水湖。远远望去,华山像在水中含苞欲放的一枝荷花。李白有诗为赞:“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元人王晖则更有气势:“齐州山水天下无,泺源之峻华峰孤。”
《左传》中成公二年的“齐晋鞍之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时齐晋反恶而交战。齐大败,被晋师追赶绕华不注三周。这是文献中有关华山的最早记载。
不能忘记的三个文化人
说起华不注山,有三个人不能忘记!
第一位是赵孟頫,他绘就了济南的第一张文化名片!
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赵孟頫42岁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缺任,由其独署府事。三年后去职回乡。是时,赵在书法与绘画上已日臻成熟。回到故乡的他常与几位好友相约饮酒赋诗。每每谈起济南则溢于言表,盛赞济南山川之胜,谈及鹊山和华不注山,在场的人为之神往。但在座的周密心情却颇为惆怅,他祖籍历城,祖上为避金兵南下,迁居吴兴。周密从未回过山东故乡,此时勾起乡思,不禁神伤。赵孟頫为慰友人思乡之情,提笔勾画出济南二山之形胜相赠,《鹊华秋色图》由此诞生。
画卷以华不注和鹊山遥相而对为背景,描绘了济南郊外秋高气爽的迷人美景和野趣。此画深得历代文人青睐。明代董其昌(号香光居士)被称为当朝第一,盛赞此画“有唐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以为文敏一生得意笔”。
乾隆皇帝对这幅画达到了酷爱的程度,先后题跋九次且钤章成为之最。最有趣的是1748年春乾隆东巡济南,登城远眺,发现眼前山色似曾相识,莫非这就是《鹊华秋色图》所绘?遂令人星夜飞骑回北京宫中取来此图,展卷对视,不禁欣然大笑,赞叹不已,“始信笔灵合地灵,当前引证得神髓”。遂又题记于画上。
第二位是康有为,他是第一个提出在华山建新都会的政治家!
1923年初夏,年逾六旬的康有为第二次来到泉城。当他登上千佛山俯瞰全城,这位笃信风水堪舆的大学者发现一个现象:济南城南靠历山,北临黄河。在他看来,有弓背反向之虞,与传统风水观念相悖。蹙思前行,不禁远眺寻望,忽然间一座山峰挺拔而立,跃入眼帘,心中不由一亮。这座山就是华不注山!它解开了康圣人的心事。
翌日,康有为饶有兴致地登上了华山。“遥望此山如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于是感叹:“南京钟山紫金峰,北京翠微山煤山,扬州七星山,苏州的横山……然山水之美皆不如华不注也。”康有为对济南的印象因华不注而转变,直至升温。他将赞叹升华到奇畅的构思中,提出了大胆而神奇的设想:“诚宜移都会于华不注前。”玄远睿智的思维被山清水明的画卷激活出热情的创作构思,一篇《新济南记》由此诞生!
“但开一新济南,尤美善矣。……今驰道已至黄台山,黄台桥有农林学校在焉。诚宜从黄台桥通驰于华山前,以华山为公园,稍缀亭台,循花木,先移各学校于山前,驰道间设一公会堂,为吏士公会之所,涉酒楼女闾于其间,因人情之讌乐,藉以开辟之,则游人相率而来,车马杂沓,咸愿受一廛而为氓,乃为之限定园宅之制令,宅地必方十丈以外,宅必楼,瓦必红,宅式不得同,庶几与青岛之闳规美观焉。不十年,新济南必雄美冠中国都会。”想到正在规划中的“华山地质历史文化公园”,90年前,康老夫子已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蓝图。
第三位是吴良镛,他把华不注山定位于齐鲁文化的三个制高点之一!
这位当年协助梁思成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工程学系的当代建设规划大师,10年前,受邀考察济南城市规划时,提出了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线的三个制高点——尼山(孔庙)、泰山、华山(即华不注山)。
将华不注山列为齐鲁文化的制高点之一不是偶然。从地域上讲,孔庙、泰山都属鲁国,唯华山属齐。从类别讲,孔为儒家之宗,岱是佛道相融,只华山为道独有。从文化上讲,鲁韵绵长,代表的是厚重和谐;齐风浩浩,代表的是雄旷豪壮。从现代发展方向看,济南是齐鲁文化中心,华山为齐烟九点的代表制高点;泰山是五岳之首,是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为一体的典范;孔庙是儒家文化之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点。这三个文化点齐聚齐鲁大地,恰巧又在一条轴线上,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巧合吧?
吴良镛鉴于旧城一时难以“改造”,建议往大明湖北发展新区,用中国城市传统布局的某些特点,如历史上的长安“南望终南山子午谷”,“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用两座山头作为远处城市的大门;洛阳南面正对“伊阙”,即龙门石窟所在,济南城北黄河边有“华山”和黄河北的“鹊山”,正好用它作为大门,这样南部千佛山、北面华鹊二山及黄河,中有小清河,东西泺水以及大明湖等,映带前后左右,对自然环境再创造,可以建设成丰富文化品位的新区。这就是济南新风貌带的设想。
华阳宫
华阳宫,因位居华山之阳而名。其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相间各序,布局有致,是济南地区现今保存的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华阳宫的始创年代史料中无详细记载,至金代,有史载于金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由丘处机弟子陈志渊拓建,自此香火绵延,经久不衰,渐成规模。
华阳宫有三个看点。
其一是规模的综合性。华阳宫是古建筑群中的一座,因其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而被概称。它本宫由兰桥、一山门、东西钟鼓二楼、二山门、忠祠、孝祠、四季殿组成。另外棉花殿、龙王庙、三皇宫、三元宫、关帝庙、泰山行宫及佛教的净土庵等寺观,殿宇众多,由9处独立的建筑群组成,被称为“济南巨观”。
其二是其独有的忠孝两祠。孝祠内祀的是闵子骞,忠臣则是逄丑父,塑其为忠臣之冠的甚为少见,可见历史是不会埋没人的。
它的壁画是第三个看点,亦是最大看点。华阳宫古建筑群现存单体建筑34处,保存壁画的建筑有12处,面积达300多平方米,是济南地区保存最多、最精美的古壁画。2011年,新的发现让人大为兴奋,这些壁画主要集中在元君殿、三教殿、三皇殿和关帝庙前殿。元君殿东西两侧山墙上的壁画尤其珍贵:东西两侧山墙上每一侧都有12幅壁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表现了碧霞元君从出生到成仙的整个过程。12幅壁画就像连环画。其中一幅画里画着三条龙在云中吐水,还是婴儿的碧霞元君在下面洗澡,非常生动。这在省内是第一次发现,在全国也非常罕见。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