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山西介休10月7日电 题:山西介休“旧城保护”复兴历史文化名城
作者 王燕君
42岁的何建民从小在山西介休后土庙周围长大,在外工作多年的他今年国庆期间头次回到家乡,这里的变化让何建民感到吃惊,“再过几年,人们来到介休,看宏伟的古城墙、走古朴的街区、探神奇的古堡,感受到的必将是一个古老与现代交融下的文化古城”。
山西介休被誉为“清明寒食文化发源地”,是山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11处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但2009年以前,这些文保单位周围垃圾满地、污水横流,房屋杂陈、私搭乱建。
“一地碎片,触目惊心”,这是当时介休市市长王怀民对于该市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形容。
享有“三晋琉璃艺术博物馆”美称的古建遗存,成为党校学习地;部分璀璨夺目的古建,成为职工居住用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祆神楼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文庙等,周围布满随手丢弃的垃圾和民众自行搭建的房屋。
2010年,介休市委、市政府提出“碎片重构、新旧共融”的保护修复理念,总投资5.185亿元人民币构筑历史文化名城。
王怀民说:“首先是对文化遗产、对祖先的尊敬,再就是用一种如履薄冰的态度行事。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化遗存,不保护就是破坏。而我们要用心保护,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另一种更大的破坏”。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祖先的遗产,在我们手里‘薪火相传’,才能保证百姓民生,不被侵害”,王怀民说。
目前,介休市原在文物单位内的学校、局机关等单位及386户居民,已全部搬迁,而该市历史文化名城复兴一期工程也于10月初完工,其中包括历史文化街区顺城街、博物馆,三贤广场、城隍庙广场、后土庙广场、玄神楼、后土庙、城隍庙、文庙、龙泉观的修复改造。
王怀民称,这是“旧城保护”而非“旧城改造”,开发新居民区,保障棚户区居民住房,适时做好文物遗产的保护。将文化保护传承与促进民生改善相结合,把遗产保护、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和文化复兴计划融合于城市整体发展。
“今后还会建设生态新区、文化艺术中心程、广场及与城市道路、五星级国际酒店建设等,让城市新旧共融,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文化遗产保护走向城市文化环境的整体创造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面复兴”,王怀民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