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反思当下爱情观
《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爱情,让今天的观众在感动之余,得以反思当下的爱情观。剧中,孙少安和贺秀莲的爱情毕竟还是门当户对,但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则跨越了今天很多人无法想象的障碍,自然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触动。没有人觉得这样纯粹的爱情是“虚假的塑料花”,人们思索更多的是关于爱情的本质。
一位观众这样总结孙少平和田晓霞的关系:“一个煤矿工人和省报记者相恋,那时候,煤矿工人是一群拥有笔直腰杆的堂正男人,省报记者也是个捍卫世道人心的高尚职业。当时没有人会觉得两人不匹配,他们的爱情也忠贞不渝,这不禁让人们回想起80年代。”这番话得到了不少中老年观众的认同,他们告诉今天的年轻人,时代的记忆可以为这纯粹的爱情作证。
毛卫宁在描述他眼中上世纪80年代的爱情时说,那时候爱情还没有太多偏见,“作为大学毕业生、省报记者的田晓霞,与煤矿工人孙少平的结合不会是很稀奇的事,人们不会觉得是高攀,身边人也都会祝福他们。”这让他不禁感慨,放到今时今日,这对可爱的年轻人恐怕根本无法想象爱情的发生,因为这是“不合时宜的爱情”。
毛卫宁将电视剧分为三类:一种是画框,人们透过电视荧屏去看故事,与现实生活无关;一种是窗户,人们能看到别人怎样生活;一种则是镜子,你能从中看到自己。他认为,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就像镜子一样,能让人们想起过去曾经坚持的爱情观念,一种与外在条件无关,更强调共同价值观念的相守。这个被路遥书写于三四十年前的观念,至今仍有意义。
补白
“平凡”旁白者不是“舌尖”解说人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播出后,不少观众都产生了《舌尖上的中国》“即视感”。原来,剧中不时穿插的大段旁白,念着路遥小说原著中的词句,那声音像极了纪录片“舌尖”中的解说,于是时常给人一种“乱入”的错觉。
其实,给电视剧加上旁白,是这部剧在后期制作时才决定下来的。早年间,大家曾在收音机里听过的广播剧版《平凡的世界》,是由著名配音演员李野墨播讲的,但剧组找来当时的录音,发现那是个“节选本”,很多重要的段落是没有的。另外,电视剧片头中还出现了路遥生前自己播讲小说的声音,不过剧组目前能找到的也只有那一小段声音。
今天观众在剧中听到的旁白,是由杨大林配音的。杨大林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电影音乐节目主持人,此前曾为央视科教频道的《人物》栏目配音,是不少观众和听众十分喜爱的配音演员。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导演毛卫宁表示,请杨大林来配音,是因为他的声音平实,不修饰。
不过,观众所说的“舌尖即视感”,则只能说是一个错觉了。据了解,《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解说是由配音表演艺术家李立宏负责的,并非杨大林。李立宏也是一位资深配音演员。至于这两位“好声音”竟然能让观众听混,剧组方面表示,这也令他们感到意外。
(来源: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