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剧挖的就是生活的底子【3】

2015年04月07日10:21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现实剧挖的就是生活的底子

  “调教”演员靠信任

  杨亚洲的戏似乎带有一种魔力,无论是《空镜子》里的陶虹、牛莉、姜武,还是《浪漫的事》里的倪萍、朱媛媛,甚至是《家有九凤》里的李明启,几乎老中青三代演员都能在他的戏里重新定位自己的演技。《嘿,老头!》也不例外。观众们在剧里看到的李雪健,像孩子一样戏耍玩闹,黄磊将胡同串子演得活灵活现,宋佳也能将落魄白领的不甘心发挥得淋漓尽致。

  杨亚洲自己是学表演出身,对演员的塑造,他颇有心得。老戏骨李雪健以前也演过类似的角色,但剧里老头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后反而经常地耍闹,李雪健一开始并不认同,“怎么老是这个老头在惹事,不是走丢了,就是拿人东西,这么演合理吗?”杨亚洲于是就掰开了讲给李雪健听,“老头这个角色的戏有不同层次,除了是个病人,他还是戏剧的发动机,故事是靠老头的‘惹事’在推进。为了烘托海皮‘我是我爸他爸’的转变,只有当老人变成了小孩,才可能达成。”

  杨亚洲说,像李雪健这样的老戏骨能被说服,说到底还是因为信任感,“大家对现实题材的创作有共同的标准,是为了拍出好戏,演员才愿意去突破和挑战自己。”他强调导演对演员的掌控应该扬长避短,要去启发,而不是下指令,“表演说到底还是落在人身上,而不是靠你一张嘴就能喊出来的。”

  《嘿,老头!》开篇,李雪健表演喝酒的桥段,因为双手的严重颤抖,牙齿和手里的瓷缸碰得丁零当啷,就是李雪健的临场发挥。“这样的火花出现时,我不会喊停,一定要让演员演high了。”这段长达3分钟的发挥一直被保留下来,杨亚洲坚持不剪一刀,“一个好的导演必须懂得鉴别表演的好坏,这样演员才能信任你的创作,反过来又能给你最好的表现。”(本报记者 李夏至)

(来源:北京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