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幕变身“新歌孵化器”【3】

2015年05月19日10:24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大银幕变身“新歌孵化器”

  港台亦如此,在新歌《默》媒体见面会上,高晓松就回忆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台湾电影的黄金年代,也是台湾电影歌曲的黄金年代,电影跟音乐特别契合,先后推出过《橄榄树》《是否》《一样的月光》等华语经典。然而,后来这种现象逐渐消失了,电影歌曲从辉煌转入低谷。

  而据业内人士“考证”,打破这一现象的,应该是以1991年内地开始首次引进签约制,开始有唱片公司为转折点,歌手们开始出专辑,演唱自己的作品,而不再那么重视演唱影视歌曲了。

  于是,电影的主题歌、插曲,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现成作品的二度利用,真正为一部电影原创并能流行开来的作品,并不多见。在卢世伟的印象中,华语电影近20年里,唯一一个坚持为电影专门创作原创主题歌的大导演,也就冯小刚一人而已。“很多电影会推电影原声音乐专辑,其中也会收录一两首所谓的主题歌,但这些主题歌往往在电影播放时并未出现,诸如《霸王别姬》中的《当爱已成往事》等,即便这些歌曲走红,也更多是以单独的音乐作品的状态出现,与电影并无太大关联。”

  在港台,甚至还出现过“卖掉片头片尾音乐位置”的做法,唱片公司推唱片时会直接去购买。“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就是,音乐跟电影很不契合。”高晓松说。他还举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例子,就是他的那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在台湾推广时,买的就是电影《包青天》的片尾曲,“我当时就傻了!”

  反思 “乱搭”会沦为噱头

  不过,似乎是从王菲为《匆匆那年》演唱主题歌《匆匆那年》开始,电影突然又开始频抛橄榄枝,满心欢喜跟音乐圈交朋友、做生意了。

  “不光是网上,全国所有机场、高铁、车站,11000家卡拉OK,一天砸进150万元,这是一次我前所未见的单曲推广。”高晓松直言,《默》是他入行20年见过最大规模的一次单曲宣传。事实上,经过大牌歌手演唱、大IP电影造势后,《默》真地成了一首“流行”歌。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电影营销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宣传手段越丰富越好,其中,主题歌、推广曲无疑是一个促使增加媒体发稿量的“点”,这也是现如今电影宣传专门有一轮是揭晓主题歌、推广曲的原因。比如说电影《匆匆那年》,本来跟王菲没关系,但是找了一个这么大牌的歌手来唱主题歌,就成了一个很有效的软性广告。用一位电影公司宣传人员的话说,“大导演用大歌星,电影大腕与音乐大腕,腕腕联合,就把电影歌曲也联成了大事件,甚至专门为主题歌举办宣传活动,把主题歌的推广放到了重要位置。反过来,电影主题歌的提前推广,也相当给力,为电影宣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对歌手和唱片公司来说,在电影市场红红火火的当下,搭上电影的顺风车,亦不失为好的推广渠道。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歌手经纪人透露,眼下音乐环境不好,“推歌比登天还难”,他们更愿意给歌手寻找演唱电影歌曲的机会,而且最好是热门电影,“如今电影投资动辄过亿,演唱电影歌曲给的报酬还不错。更重要的是,电影制作方会安排专门的宣传活动,宣传力度比较大,传播力度也很大,这比我们花多少宣传费,上多少通告的效果都强。”

  不过在乐评人王毅看来,电影主题歌最重要的是与电影内容、情感、情绪契合,实现“巧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彼此借力,互惠双赢,否则就是一个宣传噱头而已。”

(来源:北京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