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月,李瑞英和同事海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向教育部发起提案,倡议将正版《新华字典》纳入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范围内,同时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向农村孩子捐献字典。倡议发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商务印书馆把定价16元的《新华字典》降到了9元,专门为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推出了简装本;各机构、企业纷纷捐助“爱心字典”,送到农村孩子手中。
2012年5月6日,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发出通知,保证新华字典以最快速度最低价格销往农村;在央视的报道和新闻主播们的呼吁下,至今,30多个省区的500多万孩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字典。
(责编:李岩、陈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