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我不是潘金莲》上映 回顾冯小刚刘震云23年兄弟情谊

2016年11月18日08:06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文艺星青年按】今天,冯小刚、刘震云合作的第三部电影在全国公映,标新立异的圆形画幅,荒诞讽刺的故事剧情,让许多提前观影的人称其为“冯小刚喜剧20年中最好看的作品”。

11月,被很多人称为是“刘震云月”,他的两部小说被翻拍成电影先后在本月上映:为女儿保驾护航、个人首部茅盾文学奖著作改编的同名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以及折磨四年心智,与好兄弟冯小刚再度联手推出的《我不是潘金莲》。

刘震云的粉丝喜欢亲密地称他为“云爷”,圈内朋友愿意管他叫“云兄”,这位50年代生人的知识分子,当过教师、做过记者,最后一头扎进了文学创作,再未回头。到底他与文学有着怎样的情缘?最后又如何变身职业编剧?和冯小刚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兄弟情谊?今天,就随青年君穿越时空,走进“云爷”和“冯老”的光影时空、笔墨世界。

一醉喝出23年“死党”情谊

从 1993年的《一地鸡毛》到2003年的《手机》,再到今年的《我不是潘金莲》,23年里,刘震云被认为是除了王朔之外,最了解冯小刚电影内涵的“死党”之一。

同为58年生人,同样服过兵役,同是文学爱好者,骨子里隐隐的古典浪漫主义情怀,冥冥中注定了两人在造梦世界里相识与相知。

生活中,刘震云习惯称呼冯小刚为“冯老”,冯小刚以“刘总”作为回应,二人之交,亦兄亦友亦亲人。在冯小刚第一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序言中,刘震云自言,自己通过王朔很早便认识了冯小刚,那是一段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旧事。

1993年,正是刘震云调查和写完《温故一九四二》的时候。说来也巧,就在那一年,由王朔引介,他与冯小刚相识。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那一夜,在王朔家,冯小刚、王朔、刘震云谈天说地,言古论今,喝着、聊着一直到天亮。

翌年,冯小刚、王朔、彭晓林合开“好梦公司”,由刘震云编剧,冯小刚执导,陈道明、徐帆主演的《一地鸡毛》开拍,该片成为公司第一部公开放映的电视剧,刘震云从此走上了编剧之路。

“《一地鸡毛》拍成电视剧后,公司分了我8万块钱,第一次看到那么多钱,眼睛都绿了,数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那一天,刘震云带着全家人吃了一顿肯德基,拮据的家庭生活状态随之有了改善。

《一地鸡毛》根据刘震云的两部中篇小说《单位》和《一地鸡毛》改编,讲述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和家庭的种种遭遇,以及他心灵轨迹的演变。这两部小说在发表时就在文坛引起轰动,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其中《单位》还获得建国四十周年优秀文学奖。

(责编:汤诗瑶、王政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