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东方快车谋杀案》 阿加莎这些作品同样堪称经典【3】
控方证人(电影/1957)
电影海报
将阿加莎的作品进行改编并搬上电影屏幕的不在少数,而1957年由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比利·怀尔德执导的《控方证人》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了商业上的成功之外,《控方证人》的口碑也极佳。在国外的影评网站烂番茄上,这部电影收获了100%的新鲜度;在国内的豆瓣上这部片也获得了9.6的高分,位居豆瓣电影Top 250的第45位。在次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这部电影入围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提名。
《控方证人》被誉为美国影史上最出色的法庭电影之一,没有过多的焦点人物,甚至凶手几乎已经被明确到一个人头上。但是影片仍给观众带来了迄今为止都让人津津乐道的反转结局——就在观众们以为真相大白的时候,却掀起了最后的戏剧高潮,以一种无人意料到的结局收尾。怀尔德甚至在最后提醒看过影片的观众们不要给还没看过影片的人“剧透”。
本片是从阿加莎本人创作的同名舞台剧改编而来,所以场景变化相对较少,尤其是雷纳德讲述案情的来龙去脉这一段其实是稍显枯燥的。但导演与编剧对于细节元素独具匠心的运用,以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既没有影响观众了解事件经过,又让这一段枯燥的叙述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为之后的剧情发展做好了铺垫。此外,影片中的台词也是为影片增色的一大元素,逻辑缜密却不失幽默,寥寥几句话就能刻画出人物的性格。
普利姆索尔小姐与弗里德爵士
为了戏剧冲突的需要,怀尔德加上了原著没有的普利姆索尔小姐一角,她与弗里德爵士的互动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的喜剧效果,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有一个小花絮,虽然角色在戏里面针锋相对,但在戏外,两位演员可是恩爱的夫妻。
除了导演之外,这部影片的演员配置也堪称豪华。演员阵容同样星光熠熠,威尔弗里德爵士的扮演者查尔斯·劳顿曾获得过第六届奥斯卡的最佳男演员奖,而饰演克里斯汀的玛琳·黛德丽位列百年来最伟大的银幕女影星第九名,还有曾获奥斯卡提名的爱尔莎·兰切斯特、以及托尼奖得主约翰·威廉姆斯等等。这部影片如此成功,与各位艺术家们的表演是分不开的。
东方快车谋杀案(电影/1974)
电影海报
可能是阿加莎实在是太受欢迎了,1974年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阵容同样豪华。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曾凭借《十二怒汉》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饰演波洛的阿尔伯特·芬尼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比安奇(现为“布克”)的扮演者马丁·巴尔萨姆已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得主。还有两位好莱坞大牌女星劳伦·白考尔与英格丽·褒曼的加盟……可以说在演员阵容方面就已经赚足眼球。
将一部深受世人喜爱的作品进行改编永远不容易,而且那个时代的电影也没有高科技的CG等手段来为之增光添彩。因此这部电影无论是在剧情上,还是在演员的演技上,都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波洛询问英格丽·褒曼所饰演的格莱塔的那场戏里,这段五分多钟的镜头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于是,从英格丽的角色走进车厢开始,镜头就聚焦在了她的脸上,而英格丽出色的演技不但经受住了这段长镜头的考验,而且也让她凭借这个戏份不多的小角色在次年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
火车厢内的一场戏
电影中“东方快车”的内景都在伦敦的摄影棚里拍摄,而很多棚拍的火车戏为了方便拍摄,都会扩大车厢布景空间。但是吕美特却坚持还原火车车厢真实的狭小空间感,这让电影的拍摄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挑战。例如,为了贴合原著中的怀旧感,西德尼决定在电影中使用背光照明,然而局促的火车车厢空间并不足够进行布光,于是剧组想出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法,他们在每拍一场戏前,他们都会把背景里的车厢内饰重新上光一遍,用其反光效果替代背光照明。也正是西德尼的坚持,让观众在观影时真切地体会到了在狭小空间里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84岁高龄的阿加莎出席了这部电影的首映礼,可见她对于这一部电影改编作品的满意程度,而且她认为阿尔伯特与她心目中的波洛的形象最接近。但实际上阿尔伯特当时仅38岁,比波洛要年轻不少。另外,电影使用到的那辆“东方快车”实际上并不能跑太远,现在有部分火车的车架仍保存在比利时的博物馆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