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文化頻道|網站地圖

prev
  •  
  •  
  •  
next
    “讀書是一個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也是一個平復心情的過程。”著名情感心理作家、“新女學”發起人蘇芩在繁忙的生活中,每天都會擠出時間讀書,“臨睡前,一定會讀一些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書,對我而言,這是一種休息狀態。”

    作為情感心理作家,蘇芩除了閱讀大量的心理學工具書,還喜歡讀充滿正能量的情感類小說,比如《八月照相館》和《佐賀的超級阿嬤》,她坦言,“現在的生活壓力太大了,需要讀一些溫暖人心的書。”

    “我喜歡按“三角形”路線讀小說——先讀開頭,然后讀結尾,最后再細細地品味中間的過程。”她說,她喜歡在“心裡有底”的情況下讀小說,“這樣會更有吸引力,因為小說的結局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間的過程和細節。”即使劇透了,她也常常感動於故事之中,甚至讀完一遍又一遍。

    蘇芩最愛讀《紅樓夢》,她已經記不清自己到底讀了多少遍,但她依舊迷戀於其中的細節,愛不釋手,“會給人一種‘先知’般的感覺,你看著那一個個如花的生命在綻放、卻又無比清楚地知道她們轉眼便會迅速枯萎,”她說,“讀紅樓會讓人心的容量變大、人會更寬容,當開始懂得命運這回事兒,人會變得坦然、無畏。”

    “一本書如果隻讀一遍的話,對自己是沒有價值的。”蘇芩出門在外,隨身必帶兩樣東西:一本書和一些書簽,當她看到經典的地方時,會將書簽夾在其中作為記號,過段時間再翻看、復讀。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便精,她說,“隻有反復地讀,才能將其中細微的奧妙挖掘出來,轉化為自己的能量。”

    “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創作,作者所描寫的只是生活的一面,而讀者則是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去豐富書中的內涵。”讀者在不同的生活遭際中,對書中信息的領悟是不同的,蘇芩頗有體會,“《朗讀者》講述的是一名德國少年和一名不識字的中年女子展開的一段忘年戀,但不久,女子不告而別。初讀此書時,覺得女子因為要面子,不願面對年紀的差距,因此而放棄愛情。”

    后來,隨著蘇芩心理學知識的厚積,也經歷了更多世事,再讀《朗讀者》時,她的目光多了一份穿透力,去看透人物的微觀心態,覺得女主人翁在乎的不是年齡問題,而是尊嚴問題,“她向往文化世界的美好,但她的這種向往越強烈,她對自己不識字的事實就越厭惡,這是同一種感情的兩面性。這讓她近乎瘋狂地走上了一條維護、追求尊嚴的道路,為此不惜拋棄工作和愛她的人。”

    “中國人其實對讀書有一定的‘虛榮心’,覺得要讀名著、讀有名的書、讀大家都讀過的書,這才有面子。”但在蘇芩看來,其實讀書不必跟風,所讀之書一定要適合自己,“現在暢銷經典有很多,但未必每本都適合自己。如果帶著完成任務般的心態去讀,讀完后會發現,本身並沒有任何收獲。”

    “多年前我曾經也辦過不少此類蠢事,”蘇芩坦言,“所以目前我隻看自己感興趣的書,其他的,不論是多麼頂級的名著,如果不感興趣,也沒必要去浪費時間”。一本書,即便很多人都評價“好”,但如果不適合自己,對自己而言也未必能稱為“好書”。“好書可遇而不可求,”因此,一定要通過廣泛地閱讀才能與適合自己的書結緣。詳細>>>

愛書人簡介

    蘇芩:著名心理情感作家、“新女學”發起人,長期關注女性發展,為女人立言,著有《世上沒有人比你更重要》、《30歲前,最好的修行是戀愛》、《真愛沒那麼累,幸福沒那麼貴》、《20歲定好位 30歲有地位》等。

策劃:劉紅、黃維   採訪:王鶴瑾


往期推薦

  • 止庵以書為伴止庵以書為伴
  • 成曾樾父親的書房成曾樾父親的書房
  • 解璽璋卡片攢了幾大箱解璽璋卡片攢了幾大箱
  • 止庵家中的書櫃之一止庵家中的書櫃之一
  • 趙麗宏憂沒時間讀書趙麗宏憂沒時間讀書
  • 成曾樾70年代的讀書筆記成曾樾70年代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