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芩最爱读《红楼梦》,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读了多少遍,但她依旧迷恋于其中的细节,爱不释手,“会给人一种‘先知’般的感觉,你看着那一个个如花的生命在绽放、却又无比清楚地知道她们转眼便会迅速枯萎,”她说,“读红楼会让人心的容量变大、人会更宽容,当开始懂得命运这回事儿,人会变得坦然、无畏。”
“一本书如果只读一遍的话,对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苏芩出门在外,随身必带两样东西:一本书和一些书签,当她看到经典的地方时,会将书签夹在其中作为记号,过段时间再翻看、复读。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便精,她说,“只有反复地读,才能将其中细微的奥妙挖掘出来,转化为自己的能量。”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作者所描写的只是生活的一面,而读者则是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丰富书中的内涵。”读者在不同的生活遭际中,对书中信息的领悟是不同的,苏芩颇有体会,“《朗读者》讲述的是一名德国少年和一名不识字的中年女子展开的一段忘年恋,但不久,女子不告而别。初读此书时,觉得女子因为要面子,不愿面对年纪的差距,因此而放弃爱情。”
后来,随着苏芩心理学知识的厚积,也经历了更多世事,再读《朗读者》时,她的目光多了一份穿透力,去看透人物的微观心态,觉得女主人翁在乎的不是年龄问题,而是尊严问题,“她向往文化世界的美好,但她的这种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不识字的事实就越厌恶,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性。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
推荐阅读>>>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