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蔣介石寫給宋子文的書信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收藏著大量中華民國人物檔案,比如蔣介石日記、宋子文檔案等,那裡也已經成為民國史研究的一個寶庫。這幾年,復旦大學與胡佛研究所在宋子文檔案研究上一直有著密切合作,每年都會在復旦大學舉辦宋子文檔案和民國人物歷史的國際研討會,今年會議的主題是“現狀與未來:檔案典藏機構與近代人物研討會”,會議從明天起在復旦大學舉行,與會的民國史研究知名學者包括楊天石、沈志華、吳景平、郭岱君等,還有1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檔案機構的負責人介紹各自館藏的中華民國人物檔案情況。
會議召開之前,復旦大學近代中國人物與檔案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吳景平接受了早報記者專訪,介紹了此次研討會的相關內容。
大量境外民國檔案將首次來華公布信息
今年論壇的主題是“現狀與未來:檔案典藏機構與近代人物研討會”,但與以往復旦—胡佛聯合舉辦的研討會不同的是,除了學者,復旦—胡佛還邀請了很多國內外知名檔案機構相關負責人和研究者與會。復旦大學近代中國人物與檔案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吳景平教授認為:“上海和復旦大學應該成為近代中國歷史檔案文獻資料信息的一個全球匯聚點,特別是關於近代中國人物的檔案。所以我們特意邀請了境外比較重要的檔案機構。”
在與會的檔案機構中,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和日本防衛研究所戰史研究中心史料室是第一次到中國大陸參加這樣的學術會議。吳景平介紹說,雖然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的網站和日本亞洲歷史資料中心的網站,上面的檔案內容也非常豐富,“但他們很清楚,大量東西沒有放上去。”所以,這次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外交文書編撰部主任?塚一彥將介紹他們典藏的1930年代日中關系史料,吳景平教授說:“1935年華北事變,它的結果之一是‘何梅協定’,他介紹了日本外務省的何應欽文件。另外外交史料館還有蔣介石檔案、汪精衛檔案、張學良檔案、黃郛檔案,以及有關‘九一八事件’的檔案,所以信息量是非常大。”而防衛研究所將介紹戰時重慶和日本之間秘密交往,也就是日本和孔祥熙方面秘密和談的資料。
除了首次來公布中國檔案的日本方面,吳景平教授介紹,其他與會的境外檔案機構帶來的信息也非常有價值,無論是英國的國家檔案館還是英國牛津大學的圖書館,裡面都涉及一些重要人物,“英國國家檔案館更是收藏了大量和近代中國關系非常密切的資料文獻,比如李提摩太(英國浸禮會傳教士)、理雅各(近代英國知名漢學家)等人的檔案。德國也有一些典藏檔案與中國有關,比如八國聯軍統帥德國人瓦德西元帥的檔案,還有國民政府時期德國的唯一駐華大使陶德曼的檔案。這些檔案的內容情況也將在會上介紹。”
關於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檔案也有新的發現,上海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理委員會的宋時娟副研究員將在研討會上介紹她所查閱的宋美齡檔案的最新發現,“韋爾斯利學院是宋美齡在美國學習期間的第二個母校,那裡完整地保存著宋美齡與美方人士多年的連續性通信。這些書信將反映宋美齡青年時期以來的一些重要內容。”電影《一九四二》就要放映,電影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是美國記者白修德,當時是他在《時代》上的報道向外界透露了中國的河南大飢荒。“但之前對他的了解往往局限於他個人的自傳”,吳景平教授介紹說,在哈佛大學專門收藏著白修德的檔案,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張瑾教授將在會上專門介紹她所查閱的白修德檔案。
華東師范大學冷戰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將在研討會上解密俄國檔案中的中蘇高層接觸。吳景平教授介紹,“沈志華的研究發現包括毛澤東和蘇聯領導人的會面記錄,毛澤東和蘇聯領導人多次的談話記錄,談判的會議記錄,毛澤東和斯大林幾次重要的會談記錄。蘇聯外交部有關中國情況的報告,是關於蘇中領導人之間就中國問題一些分歧記錄的檔案等。這些檔案對我們而言是沒有看過的,也是沒有翻譯過來的。”
宋子文檔案研究有新進展
2010年5月,復旦大學近代中國人物與檔案文獻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的籌建和正式成立,是復旦大學與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多年合作的產物,旨在搭建與海內外學術界同仁匯聚交流相關研究信息和成果的平台。復旦大學與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密切合作始於宋子文檔案的研究,吳景平教授昨天透露,宋子文檔案正在進行數據化,數據庫已經啟動。“我們採用全彩掃描方式把‘宋檔’做成數據庫,這個項目從今年10月已經開始,從第一頁開始逐頁逐頁地掃描。這個數據庫做出來以后,你想查什麼人物,想查什麼機構、什麼組織、什麼地名、什麼事物,你輸入關鍵詞搜索,它馬上就能顯示出來。這將極大地提高今后研究者、閱讀者使用‘宋檔’的准確性和效率。”
吳景平這幾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宋子文檔案上,即將出版的研究成果將介紹宋子文從1943年到1949年的歷史,“涉及國共關系、國共談判,怎麼形成全面的戰爭,以及這樣一個進程中國民黨政權內部的各種矛盾和危機,宋子文檔案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縮影,裡面還涉及怎麼處置戰犯,怎麼審問在華人員,還有對日索賠的事情。在宋子文檔案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當時主動要求中國對日進行非常徹底的索賠,它向中國提供了日本最主要的工業基地,廠房、設備、主要的原料等資料。如果按照這個索賠,將把日本當時的工業能力全部剝奪。美方的建議是讓日本不再具備重工業生產能力,讓日本的生產能力僅僅停留在維持食品能力和輕紡能力,美國希望通過中國的索賠來達到這個目的。宋子文檔案在這方面的記錄非常多。”從宋子文檔案中也可以清楚看到宋與蔣介石的關系,后來宋子文跟蔣介石關系惡化,蔣介石既沒讓宋子文去美國,也沒讓他陪著去開羅開國際會議,吳景平說,當時美國有意讓中方處置琉球、朝鮮、越南、台灣問題,但蔣介石不讓宋子文去,最后連個合適的翻譯都沒有,甚至也沒人來起草文件。
檔案機構亟待加強開放
今年參加研討會的機構大部分來自境外,吳景平說,相比國外的檔案館藏機構,國內的檔案館藏機構開放程度太低了,“這次我們請了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它有很多東西,但是它的東西到底有多少?我們不知道,因為它開放得不夠多。”吳景平教授說,“大陸的館藏機構嚴格限制查閱,復印受限制,拍照也受限制,所以與其花這些力氣,不如到美國去查,到中國台灣地區去查,在這裡花兩三年,去那裡可能兩三個月就解決了。”
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已經開放了蔣介石日記稿和宋子文、孔祥熙等多位民國名人的檔案。在台灣的國民黨黨史館,歷次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執會、中政會、中常會、國防最高會議和最高委員會等重要會議的記錄、速記都已經開放﹔在“國史館”,最能體現國民黨執政決策和高層人際關系實態的蔣介石檔案,也經分類整理后全部開放。吳景平介紹,無論是在美國還是中國台灣,檔案的開放程度都非常高,“任何人進去看,隻要有有效証件都可以辦卡,隨便你看。在胡佛研究所,除了蔣介石日記隻能用鉛筆和專用紙抄寫,其他檔案都可以不限定地進行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