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磨一劍的《南京南京》上映結束之后,導演陸川在接下來的三年裡一直在忙一件事,這就是電影——《王的盛宴》—— 一場中國歷史中最有名的“飯局”。在經歷了主演更換,上映延期等一系列的磨難之后,這部電影終於要在2012年的11月底,與觀眾見面了。12年4部電影,12年一個輪回,《王的盛宴》最終成為陸川心中要說“再見”的一部電影,近期他走進《楊瀾訪談錄》的演播室,在訪談中告別自己的“導演青春期”。
和歷史對話 我要拍的是統治者的恐懼
其實在《南京南京》之前,我不是一個對歷史感興趣的人,真正說讀書,我覺得還是應該從《南京南京》開始。《南京南京》給我最大的一個教益是二次教育,二次覺醒。我很想對歷史說一句話的那個願望就躥出來了。我們的歷史到底是什麼?在拍到劉邦攻殿的時候,我突然明白,我要拍的是統治者的恐懼。其實殺韓信這段歷史,他正是由這種恐懼造成的。你去直觸這個恐懼,你會發現觸到了一個根本性的東西,就是對待權力的態度,一種統治者的恐懼直接引向對待權利的態度。所以其實我想明白那個時候,我覺得我總算是找到這個電影的根了。項羽用他的生命,告訴劉邦你可以這麼走一條道。前半部分實際上是在講項羽幫助劉邦,然后到秦王宮,到一個欲望的都城面前,一個有象征性的城市面前,當大門打開的時候,項羽選擇的是關閉它,劉邦選擇的是熔化在裡邊。
吳彥祖成全了我
拍完這部戲,我希望再有一個機會,跟吳彥祖單獨做一部電影,我希望能夠像對待劉燁一樣去對待吳彥祖,去完全顛覆他目前的形象。吳彥祖很漂亮,漂亮到你不願意改變他,其實面對他我也有一種隱憂,就是在有限的戲份中間,吳彥祖能不能從這部戲中全身而退,我一直在擔心。我在電影拍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個鏡頭拍了一晚上,就是吳彥祖審問劉燁時出場的戲,我擔心他的帥氣有可能掩蓋住一個蓋世英雄(項羽)的形象,我希望他心裡面藏著猛獸,我希望那一下子這頭野獸能夠出來,但是我又沒有熟悉到可以像打碎劉燁那樣子打碎吳彥祖去表演。在拍到第20多條的時候,吳彥祖跟我說“導演,你不要擔心這個,怎麼來都可以“,他說了句這樣的話,就這句話,我馬上就拍出來了,我覺得他特別幫我,真的,他成全了我。
Hold不住秦嵐 我就給她下刀子
秦嵐飾演的是呂后,我一直要找不一樣的呂后。因為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談戀愛,會知道她除了這樣的一面,還那樣的一面,她會有特別頑強的、很強悍的一面。說實話有時候我還挺怵的,別看我平常張牙舞爪的,但當她那個東西一出來的時候我就覺得hold不住,那種力度,是挺嚇人的。她是一個好女人,好女人怎麼把她逼成呂后這個樣子,就真得下刀子了。因為她已經向媒體、向公眾、向觀眾去展示過美好了,所以其實我整個拍戲過程中,我對她又是斧子、又是榔頭,又是鑿子。這個過程確實很艱辛。坦率的說,幾乎每一條,都是演到絕望了,才對了。
《王的盛宴》導演青春期的告別
我拍完這第四部電影,我有一種感覺,就是那種青春期在逐漸的離我遠去,這個時間點是打在《王的盛宴》上了。在這段青春期中我干了這四個事兒——《可可西裡》、《尋槍》、《南京南京》、《王的盛宴》,我挺高興的,因為沒糟蹋這12年。我覺得,在青春期的時候,在你最有膽的時候,你不這麼做一把戲,我覺得虧了。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東方衛視2012年11月30日23:50播出的《楊瀾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