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鑄銅雕塑作品《貓》
▲ 不鏽鋼雕作品《達爾文1》
佘山腳下,一面“月湖”身姿綽約,湖岸邊,錯落地布置著60余件出自世界知名藝術家之手的雕塑,現代雕塑與山水景觀相映成趣,這就是這座公園有別於其他公園的匠心之處。
上海月湖雕塑公園是一座結合了自然風景與現代造景的藝術園區,2003年,台灣企業家曹日章先生懷著藝術夢來到上海鬆江,打造了這座前所未有的國際化的雕塑公園。2003年至今已投資逾7億元,如此大的規模和投入,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以藝術為名,與自然為伍,月湖雕塑公園有著怎樣的文化夢?又有著怎樣的創意經營?帶著問題,記者走進了這一片“藝術桃花源”。
引進來
在公園入口,你就能發現“月湖”的與眾不同。公園入口處是一個具有設計感的巨型雕塑——“飛向永恆”,由保加利亞籍旅意雕塑家吉沃吉·菲林創作,它既是一座造型優美的雕塑,也是一座具備實用功能的日晷。
“雕塑公園在國外比較常見,而在國內,算是新鮮事物。”總經理辦公室主任陳敏介紹說,雕塑藝術需要與空間互動、與環境互動、與公眾互動,才能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說,公園比博物館、美術館更適合展示雕塑作品。“邀請藝術家駐園創作是月湖雕塑公園堅持多年的做法,旨在為全球藝術家提供廣闊的交流空間與完善的創作條件。我們安排藝術家在園內居住和生活、在園內思考和創作,2011年的月湖國際雕塑創作營活動中,我們就邀請了8位全球知名的雕塑家來到園區,創作出了多件優秀的雕塑作品,有的作品現在還在園內展示,受到參觀者的喜愛。”
從建園之初的“水岸”雕塑創作營,到后來的國際雕塑創作營、國際雕塑大賽、專案邀約、國際繪畫創作營……至今,上海月湖雕塑公園已邀約日本動態雕塑大師伊藤隆道、英國藝術家大衛·納什、西班牙藝術家喬米·普倫薩、波蘭女藝術家瑪格達蓮納·阿巴卡諾維茲、英國藝術家勞拉·福特等國際知名藝術家駐園創作與交流。據介紹,2012年,雕塑創作營進行了二期,3月至8月,邀請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前主席、院士菲力浦·金來到上海,他給雕塑創作營留下的寶貴財富是一件名為《達爾文1》的幾何雕塑,作品由三個不同的幾何元素組成:橢圓象征演變﹔三角形象征查爾斯·達爾文年輕時個性特點﹔正方形如同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這些形狀互相影響相互聯系,創作出一種和諧的哲學。9月至12月,園區又邀約到英國著名女性雕塑家勞拉·福特來滬專案創作鑄銅雕塑作品《貓》。
月湖雕塑公園的藝術氣息不僅僅體現在一座座雕塑上,陳敏告訴記者,園區內的月湖美術館還是目前上海最具規模的現代美術館之一,自2007年建成開放以來,已成功舉辦“伊藤隆道·動的雕塑展”、“羅伯·沃德異域雕塑繪畫展”、“聚光大師——多田美波展”、“浮世若夢”等眾多主題藝術展。
走出去
文化從來不是靜止的,它總是流動和開放的。上海月湖雕塑公園在實施“引進來”戰略的同時,還積極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陳敏告訴記者,作為近期月湖雕塑公園文化推廣活動的重頭戲,去年11月15日開始,“龍年——中國當代畫家4人作品展”在意大利都靈阿斯蒂馬西堤宮博物館揭幕,這是月湖雕塑公園與意大利皮埃蒙特藝術協會、阿斯蒂儲蓄銀行基金會、阿斯蒂馬西堤宮基金會共同策劃主辦的大展,來自上海、成都、福州和南京的4位中國畫家,帶著23件原創繪畫作品來到歐洲。展出的作品以西方繪畫技巧和風格,表現了東方傳統美學特點,月湖雕塑公園將這些優秀的繪畫作品推向國際舞台,讓世界從中窺見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新趨勢。
為配合此次展覽,月湖雕塑公園還與都靈孔子學院合作,推出一系列中國傳統的藝文活動,如書法、剪紙等,以促進意大利民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據了解,展覽將持續到今年2月10日,結束在意大利的展出后,所有作品將回到國內多個城市進行巡展,首站就定在月湖美術館。
事實上,2007年開始,月湖雕塑公園就組織國內外藝術家前往台灣藝術大學、歐洲雕塑聯盟、英國約克夏雕塑公園、意大利皮埃蒙特協會等國內外著名院校及藝術機構進行學術講座、展覽交流,大大提升了月湖雕塑公園的知名度。而今年,月湖雕塑公園將進一步擴大文化交流的廣度與深度。創作營活動還將一如既往地延續,今年上半年創作營的主題是繪畫,將邀請8位繪畫家參與,下半年創作營的主題是雕塑,預計邀請德國雕塑家維勒·博克尼等兩至三位雕塑藝術家。與往年不同的是,創作營裡完成的作品將進行一輪國際巡展。此外,與英國約克夏雕塑公園、日本箱根雕塑公園、德國謝菲爾畫廊等的交流活動也在籌劃之中。
走下去
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月湖”在國內外嶄露頭角,可以說,作為第一個受邀於歐洲雕塑聯盟年度研討會上發表演講的東方雕塑公園,月湖雕塑公園在藝術領域的作為已經受到認可。然而,作為一個投入巨大、運營代價不菲的文化項目,其如何從“燒錢”走向“盈收”?如何自己給自己“造血”?都是大家想探究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對月湖有價值,也對所有期望在藝術和市場間求得平衡的項目有啟示。
據陳敏透露,目前,月湖雕塑公園一年的門票收入不過六七百萬元,而公園的運營費用就遠不止這個數字,文化項目如何生存下去是他們一直思考的問題。
旅游開發首先是一條可行的盈利路徑。據介紹,園區內優秀的藝術作品除了吸引到大批國內游客外,還迎來了國際大師的“粉絲團”,藝術家的追隨者紛至沓來,除了享受藝術盛宴,他們對美食、住宿及休閑也有較高的要求。於是,結合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的旅游資源,月湖雕塑公園配套建設了具有高、中檔旅游服務設施和高品位休閑服務的月湖會館酒店、月山海俱樂部,月湖會館酒店還引進了歐洲奢華酒店聯盟——“羅萊夏朵”在精品酒店運營方面進行相關合作。
另一方面,藝術品租借和品牌商業推廣也被証明是有“錢途”的。園區內高端藝術品的魅力還吸引了不少地產商,2011年,地處新天地的高檔樓盤翠湖天地就與月湖簽下了雕塑作品租借第一單,雕塑作品從公園走向市場。而品牌商業推廣則更多依賴於佘山腳下公園和雕塑組成的藝術空間,奔馳、奧迪等國際大品牌都曾借月湖寶地舉辦商業推廣活動。
採訪尾聲,陳敏坦言,不管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文化項目“走下去”都需要獲取方方面面的經濟和政策資源,需要得到各級政府、社會團體及廣大市民的廣泛認同、支持與參與。月湖雕塑公園已開始通過藝術品租借來探索文化產業的盈利模式,也希望在做好園區自身經營的同時,主動爭取與國內外企業合作,開拓更多更新的文化項目。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