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還是"紋身"?兩本權威詞典解釋不一--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文身"還是"紋身"?兩本權威詞典解釋不一

2013年02月19日14:53    來源:新聞晚報    手機看新聞

在不同的詞典裡面,“紋身”是否算錯解釋不一 何雯亞 攝影

  近日,《咬文嚼字》雜志主編郝銘鑒的一則微博在網上引發了爭議:“紋身”原為“文身”的錯誤寫法,但最新的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首次將其收為異體字﹔而另一本權威詞典《現代漢語規范詞典》則明確表示“不宜寫作紋身”。他也向讀者提問:“兩個詞典在打架,該信哪一個詞典呢?”

  這個問題引起了不少高中學生的關注,對此,高中語文學界多位權威專家表示,高考生大可放心,因為高考命題教師通常不會把有爭議的學術問題放入試卷當中,這類問題肯定不會考到。

  專家質疑:新詞典有“紋身”沒有“紋眉”

  “《現代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規范詞典》都高舉規范的旗幟。同樣一個文身——現漢:也作紋身﹔現規:不宜寫作紋身。該信哪一個詞典呢?”近日,郝銘鑒的一條微博引發了眾多網友和讀者的爭論。

  郝銘鑒說,在《現代漢語詞典》裡面,“文”的字頭下,既收有“文身”,也收有 “文眉”,“稍有文字知識的人,都知道‘文身’的‘文’,就是‘文眉’的‘文’。但在‘現漢’第六版中,‘文身’也作‘紋身’,‘文眉’卻僅作‘文眉’。到底該信哪一條的處理原則呢?”

  他表示,《咬文嚼字》雜志此前曾就“文身”一詞做過全國性的討論,大多數人並不贊成“紋身”。就現在使用情況來看,用“紋身”的主要是網絡。

  郝主編認為,特別是像現漢這樣的普及型工具書,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比如“現漢”六版收“紋身”一詞,顯然是考慮到網絡上有大量用例而收入的,“既然收了又不作主條,無非是為異形詞整理增加一個難題而已。六版中既收‘坐駕’又收‘座駕’,同樣是這個問題。 ”

  他還表示,異形詞要盡可能減少,已有的異形詞要明確推薦詞形,所以反對模棱兩可。

  學生困擾:高考中出現算對算錯?

  如果高考試題當中出現一道試題,讓考生判斷“紋身”是否為錯,那麼考生該如何應對呢?

  一名高三學生網友還在微博中向郝銘鑒提問:“《現代漢語詞典》讓要考字詞記識的學生非常頭痛,尤其是當我們在高一高二使用第五版詞典而在高三使用第六版詞典……比如“打的”中的“的”,第五版裡讀第二聲,第六版又隨著習慣成了第一聲! ”在他看來,字典的確應該與時俱進,學生也的確該學,但未免讓人覺得“小學而大遺”。

  網友“憶?軒主人”發現《現漢》第六版改動很多,遠不止“紋身”一處。如五版以“執著”為推薦詞形,六版改成“執著”了,五版以“叫做”為推薦詞形,六版改成“叫作”了……在他看來,《現漢》不是語言文字規范,甚至有不少與現行規范相背的地方,讀者應正確認識它的地位和功能。

  語文教育界:中高考不會考到

  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告訴記者,“文”字的本義就有“文身”的意思,出現得很早﹔“紋”字則是后來出現的。兩個字原本相通,在古代並無“紋身”對錯的困擾,而在現代漢語當中,“文身”的用法更為常見,“紋身”時對時錯也是語文發展的表現,“如果我遇到學生寫‘紋身’,我會算對! ”

  “在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發布的《異形字整理表》裡面,是沒有‘紋身’一詞的。不過,語言文字是發展的,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這個詞語就是一個表現。其實,在高考當中,學生是不會遇到這類問題的!”華師大一附中副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李支舜建議高考生不必對此太過擔心,因為高考命題教師通常不會把有爭議的學術問題放入試卷當中,“通常來說,這類問題還是要以《現代漢語詞典》為准。 ”

  市十中學副校長、語文高級教師任其斌也表示,因為存在爭議,這類題目不會在中高考試題當中出現,“通常來說,一個詞語的寫法和讀音,要以學生正在使用的課本為准﹔如果課本當中沒有,則以權威的詞典為准。 ”記者 李征

(來源:新聞晚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