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電視劇《甄嬛傳》火遍全國,原著作者及編劇流瀲紫也成了現今國內最炙手可熱的年輕作家之一。這位1984年生於湖州,現就職於杭州江南實驗學校的年輕語文老師,在《甄嬛傳》之后又馬不停蹄地投入了續篇《后宮·如懿傳》的創作,該小說第一部在2012年上市后,再次引發讀者的熱捧。《如懿傳》前兩部上市之初即刷新了后宮小說銷售新紀錄,1月1日,《后宮·如懿傳》的第四冊上市,作者流瀲紫全六冊的《如懿傳》系列小說進入高潮。據流瀲紫透露,目前《后宮·如懿傳》電視劇版權以高價簽約某著名影視公司,電視劇劇本目前正由作者流瀲紫操刀創作中。
經過五年的積澱及電視劇改編的經歷,流瀲紫在新作《后宮·如懿傳》中更加認真。在《后宮·如懿傳》的創作過程中,流瀲紫也同樣進行了嚴謹的史料考証,對宮廷細節的精雕細琢。
如懿這個角色真實的歷史原型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烏拉那拉氏。歷史上的烏拉那拉氏,在乾隆未登基前便是乾隆的側福晉。乾隆三十年,這位烏拉那拉皇后在陪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至杭州時,憤然斷發,觸怒龍顏,被秘密送回京城並收回了手中的四份冊寶,留下了一個千古疑團。第二年,她默默離開人世,終年49歲。她死后,乾隆命喪葬儀式下降一級依皇貴妃儀,入裕陵妃園寢,無享祭。史料中對烏拉那拉氏斷發的緣由諱莫如深,這更加激發流瀲紫對如懿生平的探索。
流瀲紫稱,《后宮·如懿傳》的人物設置更貼近歷史,想展示的是一個清冷倔強但有所堅持的如懿,相比甄嬛,如懿則更像是爬到頂峰后承受著高處不勝寒的痛苦然后慢慢走下坡的故事,她比甄嬛更隱忍,更懂得和適應宮廷規則,機關算盡,仍難逃被廢的命運。“想寫如懿,其實是想表達后宮中人人皆棋子的意味,在深宮之中,可以享受權力的極致,卻永遠得不到幸福。”流瀲紫說。
對話
流瀲紫:我或許是太后吧
記者:《如懿傳》的劇本現在進行到什麼程度了?之前《甄嬛傳》的火爆,會讓你在這部劇本的改編中有什麼壓力嗎?
流瀲紫:《如懿傳》小說還沒有寫完,所以它恐怕還要在天上飛很長一段時間。期待越大壓力越大,如果拍攝電視劇,我相信制作方一定會更加謹慎,以更加努力地表達誠意,同時我更希望觀眾們以平常心來看待這個題材。
記者:這兩部作品雖然都是圍繞后宮之爭,但讀者和觀眾熱情不減,您覺得作品最吸引讀者的是什麼?
流瀲紫:其實我從來要寫的並非那些表面所見的后宮之爭或陰謀詭計,我要寫的是那些濃縮中國古代女性命運的抗爭和生存史。我想讀者或觀眾的關注,其實是對古代女性命運的共同關注和同情,更是對現實生活女性生存狀態的一種思考和關照。
記者:《甄嬛傳》和《如懿傳》在創作過程中你個人感受和體會有什麼不同,能和我們分享一下麼?
流瀲紫:與《甄嬛傳》不同,《如懿傳》採用第三人稱書寫,不僅僅是從女主人一個人的視角和內心出發來敘述,小說的視角將會更廣闊,涉及的人物也將會更加的豐滿和立體,將會一副后宮群像圖﹔並以真實的歷史背景為依靠,不同於架空時代的天馬行空,創作時會有戴著鐐銬跳舞之感,那些歷史的確切記載雖會制約想象的廣度和寬度,但也同時迫使我用更多的智慧去填補那些歷史的空白,讓一切看起來合情合理。
記者:自己小說裡的人物你會更偏愛哪個?
流瀲紫:甄嬛前期比較懵懂天真,初入宮闈,雖然聰慧,卻不懂得宮廷的生存法則,一心一意追求愛情﹔而如懿是從小浸淫在宮闈斗爭之中,耳濡目染長大,所以她一開始就趨向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前期會以保護自己為前提,選擇隱忍﹔而后期在被逼迫得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變得狠辣!至於小說人物,我其實更偏愛眉庄,大氣、淡然、懂得適時放手的眉庄。
記者:可以在第五部的精彩情節給讀者提前預告一下麼,比如令妃,容嬤嬤等備受期待的角色是否會在第五部中有重要的表現?
流瀲紫:關於后面的精彩情節我也還在思索中,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令妃,容嬤嬤等角色一定將會有更多的筆墨來描述,也將有更為重要的表現。
記者:《甄嬛傳》和《如懿傳》所有的角色裡面哪個最像你?
流瀲紫:之前知名漫畫家陳柏言先生曾用我的形象畫過一副手繪漫畫,甚得我心。他告訴我這是以我為“太后”,我更加喜愛這幅畫。所以,我覺得我或許是太后吧,宮中諸人的生殺予奪全在我一人筆下。
記者 陳夢溪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