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華夏第一果【5】

2015年04月08日10:29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桃:華夏第一果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在《詩經》中,桃還是友誼和愛情的象征。《詩經·衛風》篇中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在這裡,桃是恆久友誼或愛情的信物。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代詩人李白的千古名句,更加強了桃花的友誼象征意義。

  桃的道德象征意義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得益於《三國演義》中劉關張在張飛宅后的“桃園”結義。此后,桃更獲得了儒家倫理系統中忠、信、義的內涵。

  桃的另一個美好意義,在中國人祝壽常用的“壽桃”裡,這時候,桃是長壽的符號。

  桃花情 “桃花運”

  桃象征美好,象征友誼和愛情,更進一步,它還有了點風流韻事的味道。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是唐代詩人崔護寫的一首詩《題都城南庄》。《唐詩紀事》還就此演繹了一段故事:“護舉進士不第,清明獨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叢萃。扣門久,有女子自門隙問之。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子啟關,以盂水至。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崔辭起,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后絕不復至。及來歲清明,徑往尋之,門庭如故,而已扃鎖之。因題‘去年今日此門中’詩於其左扉。”

  故事真偽難以考証,而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愫卻是一目了然。

  不知是否和崔護的詩有關,在世人半帶戲謔的話語中,更把遭遇愛情稱作是交了“桃花運”。

  “紅顏薄命”是桃花

  盛開的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所以春水被美稱為“桃花水”、“桃花汛”、“桃花浪”。

  桃花是絢麗的,桃花也是短暫的。明末清初文藝評論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就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色之極媚者莫過於桃,而壽之極短者亦莫過於桃,紅顏薄命之說,單為此種。”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更把桃花的悲劇命運,推向極致: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桃,桃木,桃花,古往今來,中國人的多少情懷寄寓在你身上!

(來源:北京日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