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鬧烏龍 :《愛樂之城》“哭暈”《月光男孩》逆襲【3】

雖然沒有拿到最佳影片獎,但其他8部入圍的電影也是各有特色,看點多多~
小編“雨露均沾”,特別為大家梳理了這些影片不容錯過的亮點~
《愛樂之城》:愛情也許終將逝去,但電影之美永恆
《愛樂之城》毋庸置疑是一部直接關於電影本身的電影,致敬《雨中曲》《紅磨坊》的大量經典好萊塢電影片段,喚起了人們對五六十年代歌舞片的最美回憶。
盛贊落日下的洛杉磯這座夢想之城,讓觀眾看得心花怒放。
導演達米安·查澤雷喜獲最佳導演獎,他在台上幾乎淚目,他說:我很感謝,自己在做電影的過程中也找到了愛情。
影片中人物出色的情緒轉換,虛擬和真實間的無縫結合,讓《愛樂之城》顯得更唯美與夢幻,這對於一貫灌輸“美國夢”的奧斯卡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海邊的曼徹斯特》:嚴肅氣質下的“叛逆”先鋒,獻給世上所有心碎之人
《海邊的曼徹斯特》最出色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劇作,一個是表演。這是編劇出身的羅納根執導的第三部作品,從早前的《紐約黑幫》《老大靠邊站》足可窺見其不容小覷的剪拍功力。
《海邊的曼徹斯特》,影片從很多方面都堪稱是一次完美的回歸。全片投入雖然僅有850萬美元,但該片將家庭悲劇中各個人物都刻畫得淋漓盡致、人物情感細節處理得婉轉內斂。簡潔、冷冽成為貫穿全片的展示風格。
更值得一提的是,男主角卡西·阿弗萊克奉獻了令人屏息的表演,他飾演的李·錢德勒在經過重創之后的種種表現:從現場的強忍悲痛,到警局的失魂落魄,再到恨不得了結生命的痛入骨髓,他的表演精確地表達了遭遇意外之人情緒的醞釀和爆發。
這個之前一直徘徊在主流電影之外的男演員,是被好萊塢工業體系忽視的一顆遺珠。
《隱藏人物》:揭秘NASA背后女科學家們的傳奇人生
該片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的三位非裔美籍女數學家鮮為人知的故事。取材於真實人物的這部電影,將焦點更多地放在了表現三位女英雄個人與性別、種族歧視的斗爭中。
這也是奧斯卡影評人為什麼評論該片“看起來很現代,不拘泥於復雜過去的表述,展現出一種清新、別具一格的氣質。”
作為一部人物傳記電影,輕快的節奏、詼諧的劇情,影片既勵志又顯得蕩氣回腸。
也許比起好萊塢浮華的明星夢套路,追求美國夢的奮斗故事在影迷心裡的分量更重一些。
《降臨》:燒腦大片,探討時空長河中的宿命論
《降臨》根據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而來,原著作者是個橫掃各大科幻小說獎項的牛人,原著本身也拿下過1998年星雲獎。
敘事手法上頗有《記憶碎片》+《不可撤銷》結合體的感覺,北美試映場好評率更是高達100%。
壓抑而克制的影像風格,敘事有條不紊,營造氣氛的音樂出彩(該片獲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充滿跳動的鏡頭,該片用相當文藝的表達手法呈現出了一個神秘的科幻故事。觀賞這部電影等同於開啟一場心靈之旅,讓你在一開始便從內心上獲得感悟,有網友看后表示:“我猜中了開頭,卻永遠猜不中結尾”。
《血戰鋼鋸嶺》:史詩級戰爭片強勢回歸
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因為在沖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勛章,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醫療兵。
該片被觀眾和眾多業內人士稱為“2016年底最值得一看的視覺盛宴”。IMDb評分8.6,爛番茄新鮮度穩定在86%,觀眾好評度高達95%。在國內,豆瓣上也給予了其8.7的高分。專業影視媒體《好萊塢報道者》盛贊本片作為一部戰爭電影“成功地將優雅與恐怖融合在一起”。
從《瘋狂的麥克斯》到《致命武器》,導演梅爾·吉普森的作品幾乎佔據了80年代和90年代經典電影的榜單。
雖然《血戰鋼鋸嶺》並未突破其既有的拍攝套路,但強勁有力的精氣神,讓影片在格調、立意上比其他影片略高一籌。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