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3·15”影視劇打假:摳圖替身滿天飛 收視率票房被注水【4】

2017年03月15日17:09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假數據”:收視率、票房注水為哪般?

從當年主持人崔永元的一句“收視率是萬惡之源”震動業界,到2012年《大祠堂》出品人王建鋒實名爆料稱,“隻要有錢,無論什麼劇、無論在哪裡播、什麼時間段,收視數據都可以購買。”

再到去年年底,由“古裝劇《美人私房菜》因收視過低遭遇緊急撤檔”而引發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向收視率造假的黑色產業鏈宣戰,並公布了一些令人震驚的數據:收視率造假行業年撈40億,目前購買收視率的價格已攀升至每集30萬至50萬元人民幣……

2016年4月20日,央視新聞揭秘了電影票房造假問題,坐擁24億票房的電影《捉妖記》被疑刷票房,片方自己花錢買票開展“公益放映活動”,公益票房共4042萬元。央視記者調查發現,如果影院按照正常排片,這些公益場次都要被安排在凌晨,一排就是“10場”,不僅場場爆滿,而且上座率要達到108%。

也就是說每100個觀眾中,就有7、8個是站著看完這部將近兩個小時的國產大片的。

同年12月,馮小剛新作《我不是潘金蓮》上映后被媒體爆出“幽靈場”消息,指其票房作假。所謂的電影“幽靈場”,是指午夜時分院線排出場次,而且場場爆滿,為的就是沖高票房的虛高現象。

“如同假食品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一樣,‘假的’影視作品數據,污染的是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曹可凡再次提到收視造假問題。近年來影視數據造假的問題和嚴重性多次經由媒體曝光,已經屢見不鮮。

據媒體報道,有的節目一天的播放量就高達五六個億,實際上貢獻點擊率的全是“機器人”。更有數據統計,過去幾年,全國電影票房至少有10%被“偷”走了。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並已於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要求“禁止虛報、瞞報票房”,並對情節嚴重程度不同的“偷票房”行為將給予5萬元至50萬元之間處罰。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文藝星青年”。

(責編:湯詩瑤、黃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