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海昏侯墓現失傳千年《齊論語》 還有四個未解之謎等著你【3】

2017年05月27日16:57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海昏侯墓是怎麼被發現的?

2011年3月,因為群眾舉報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墎墩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盜掘,沉睡了兩千年的海昏侯墓有機會重見天日。那時,大家都還不知道,這座墓穴就是后來震驚中外的海昏侯劉賀墓。

墓裡有奇香

“古墓現場有盜洞。根據考古經驗,我來到盜洞頂部,當時就眩暈了,因為盜洞太深了。”考古隊長楊軍回憶說,盜洞深15米,看不到底。

由於天色已晚,他決定第二天下盜洞看看。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用“土”方法讓楊軍像坐電梯一樣深入墓中。在進入墓穴約1/3的時候,突然一陣奇異的香味“熏”得楊軍一陣暈眩。這股香究竟是什麼?楊軍說,自己從事考古事業20多年,挖掘的墓穴中有奇異的香味極其罕見。一直到2015年,“奇香”的謎底才揭開,原來是大量果木混合散發出的氣味。

“盜墓賊挖偏了”

歷經2000多年,海昏侯劉賀墓周邊到處都是盜洞,但它奇跡般地保留完好。原因何在?楊軍介紹,一部分原因要得益於東晉時期江西的一場大地震,之后鄱陽湖的水上涌淹沒了墓室,“整個墓穴內充滿了水,盜墓賊無從下手,並制造了一種天然的絕氧環境,文物腐蝕程度不高。”

“最關鍵的是盜墓賊找偏了。2011年的那個盜洞,盜的是海昏侯夫人的墓葬。而古代的盜墓賊,隻把西北角的一個盜洞打到了墓底,西北角是劉賀的衣飾庫,盜墓賊想要的是金銀財寶,對衣飾不感興趣。”楊軍說。

引起社會關注

2016年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展出,雲集了400多件海昏侯墓珍貴文物,參觀者絡繹不絕。

據考古人員統計,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出土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簡牘、木牘等各類精美、珍貴文物約1萬余件。其中,出土馬蹄金和麟趾金、金餅、金版約378件,為我國漢墓考古史上保存數量之最。

與此同時,墓主人身份也正式公布——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博山爐,漢代焚香所用的器具,爐上蓋呈山形。 海昏侯墓考古隊 提供

鑲寶銅鎮。在漢代應為壓鎮之物。 海昏侯墓考古隊 提供

多子奩。在漢代,除了盛放食物、書簡之外,還作為妝奩,用來盛放梳妝用具。 海昏侯墓考古隊 提供

韘(音同“射”)形玉佩。韘為在古代射箭時戴在手上的扳指。 海昏侯墓考古隊 提供

(責編:陳燦、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