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懶起畫蛾眉:古代美“眉”如何煉成?【3】

2017年07月05日08:16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眉具:粉白黛黑

女人們花樣變換的眉式,大多與天生眉形有一定的差異,有些還相差極大,因此畫眉之前,先要修眉,即去掉原有的多余的眉毛,這就需要專門的工具,比如眉刀、眉鑷等。這些工具古代女子早就使用,而且,比今天的更精致。

在馬王堆漢墓裡,有一把玳瑁篦,篦齒59根,其細密令現代人也為之驚嘆。一般認為篦是一種比梳子齒密的梳頭用具,用於剔除發垢。

其實,篦還有一個別名,即“眉匠”,宋陶谷《清異錄·眉匠》:“篦誠瑣縷物也,然丈夫整鬢,婦人作眉,舍此無以代之,余名之曰鬢師、眉匠。”可見它還有梳理眉毛的功用。

修眉之后,就是要畫出理想的形狀了,今天我們有各式各樣的眉筆,古代的女子又用什麼來畫眉呢?

“粉白黛黑”,從現存的文獻資料來看,最早的畫眉材料便是“黛”了,所謂“南都石黛,最發雙蛾”(南朝梁陳間•徐陵《玉台新詠序》),黛是一種黑色礦物,也稱“石黛”,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古代女子畫眉的主要材料。使用的時候,要把黛放在的黛硯(亦稱黛板、板硯)上,用硯杵慢慢研磨成粉狀,加水調和,然后再涂到眉上。

古之“美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在漫長的歷史中,有四位美人因眉而獲世之美譽:

古之美人,以眉著者,得四人焉,曰庄姜,曰卓文君,曰張敞婦,曰吳絳仙。庄姜螓首蛾眉,文君眉如遠山,張敞為婦畫眉,絳仙特賜螺黛。由今思之,猶足令人心醉而魂消也。

——錢塘徐士俊野君《十眉謠·小引》

庄姜:庄姜的典故出自《詩經·衛風·碩人》,詩中形容庄姜“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世以“蛾眉”代指美女正來源於此。

卓文君:卓文君則是遠山眉的鼻祖。《西京雜記》載“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事物紀原》中則說“《西京雜記》曰司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遠山,時人效之,畫遠山眉。”

張敞婦:“張敞畫眉”的典故為人所熟知,《漢書·張敞傳》載張敞為妻子畫眉,以致“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但這卻成為夫妻恩愛的佳話,正所謂“古有張京兆,深閨出美談。今看千仞黛,月月候初三”。

吳絳仙:吳絳仙因擅畫蛾眉而受到隋煬帝青睞,相傳隋煬帝南下游玩時,被殿腳女吳絳仙一雙迷人的長蛾眉吸引,甚至“倚帘顧之,移時不去”,賜予她貴重的螺子黛以畫眉,而絳仙的眉形也被眾多人效仿。(顏師古《隋遺錄》)。

文字摘自

《湮沒的時尚·花想容》

作者:暮煙深處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湯詩瑤、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