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考古發現完整魏晉家族墓[圖]

2017年08月05日09:1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世園會考古發現完整魏晉家族墓

空中航拍的魏晉家族墓葬群 供圖/市文物研究所

歷時一年,位於延慶的北京世園會地下考古發掘已近尾聲。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市文研所獲悉,截至目前,世園會考古勘探面積達262萬平方米,勘探發現古代墓葬1146座,已發掘1143座。6座魏晉時期的家族墓葬保存完整,這在北京的考古發現中非常少見。

世園會緊鄰地下文物埋藏區

北京世園會的工地為何變成了考古現場?世園會考古負責人戢征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從2014年開始,“舊城之外”佔地面積大於2萬平方米以上的基建項目,施工前都需要進行考古勘探。正是基於相關法規,市文物部門啟動了對世園會施工現場的考古勘探工作。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去年6月,市文研所先后對世園會區域內的谷家營村和李四官庄村進行了考古調查和文物資料搜集。“此前曾在谷家營村附近發現了唐代防御軍防城副使張乾耀的墓,距離世園會2公裡外的南菜園地區是北京市的地下文物埋藏區,世園會北側的西屯村也曾經發現過大量的古代地下文物遺跡。根據周邊多年的發現,我們初步判斷這兩處村址的地下應該有文物。”戢征說。

基於前期的考古調查,去年8月,世園會考古勘探發掘正式展開。截至目前,共勘探面積262萬平方米,發現墓葬1146座,包括東漢、魏晉、唐代、遼金等磚室墓以及明清時期土坑墓,時間跨度約兩千年﹔已發掘古墓1143座,出土了東漢時期的陶俑,清代的煙袋鍋和玉飾等文物。

魏晉家族墓等級高保存完好

在發掘的墓葬中,兩片魏晉時期的家族墓葬群尤為引人關注。“北京地區的魏晉家族墓比較少見,1981年曾在順義發現過魏晉家族墓,這次在世園會再次發現的魏晉家族墓,規模較大,形制較多,多數沒有遭到破壞,顯得尤為珍貴。”

戢征告訴北青報記者,兩片魏晉家族墓分別位於原李四官庄村委會東北側高地和世園會圍欄區東北側,墓主人的年齡從十幾歲到50多歲,屬於貴族階層。其中原李四官庄村委會東北側高地的墓葬群共有7座,除兩座遭到破壞外,其余的墓保存完好,墓中除了發現帶有“上谷”字樣的銘文磚外,還發現了陶器、銅器、金器等。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器物的擺放反映出當時的生活習俗和葬俗。例如,在一座合葬墓的墓道左右各有一隻陶狗,前室和后室之間有陶制的豬圈,豬圈裡甚至還有陶制的小豬和小雞。此外在前室裡還發現了一個木制的器物箱,裡面有陶罐和銅鏡,從鏡子背后粘有的金飾物可以推斷,箱子裡原來應該隨葬有衣物。再比如,有一座墓裡合葬的是一位成年人和一位十幾歲的少年,與夫妻合葬相比,這樣的合葬形式非常罕見。

銘文磚証實墓葬屬於魏晉時期

沒有過多的文字記載,如何能証明是魏晉時期的墓葬?戢征介紹說,一方面從這些墓葬中出土的器物,與順義魏晉墓葬中的器物形制幾乎相同。順義出土的銘文磚上顯示有“泰始七年”,這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一個年號。再有墓葬中出土的銅鏡上有“位至三公”的字樣,屬於魏晉時期比較流行的銅鏡樣式。

據了解,另一個能証明是魏晉墓葬的線索則可以從今年7月在世園會圍欄區東北側發掘的兩座家族墓葬中找到答案。其中在一座墓的墓頂發現的銘文磚上,有“侯君阿秋”和“太康”等文字,墓裡雖然有盜洞,但還是發現了陶器、五銖錢等器物。戢征說,從銘文磚的隻言片語中,可以推斷出墓主人姓侯,名叫阿秋,他應該生活在三國時期的魏國,病逝於西晉的太康時期。而且從延慶當地的史料可以查到,侯氏在魏晉時期是延慶當地的名門望族。

戢征表示,目前世園會的考古發掘已接近尾聲,下一步將對發掘出來的器物進行詳細的整理和研究。

揭秘

唐墓墓主竟是白居易的同族晚輩

此次世園會考古發掘中,一座唐代古墓的墓主人竟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同族。此外,出土的墓志記述了延慶在唐代時的地名,彌補了唐代歷史中關於延慶的許多空白。

唐墓位於谷家營村東北側,年代屬於唐代晚期,墓主人名叫白貴,雖然墓室規模很大,但破壞已很嚴重。不過,墓中的牆壁上有唐代壁畫的痕跡,出土器物包括銅鏡、陶器和鐵器,但最重要的是出土了兩盒墓志。根據墓志記載,墓主人白貴與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為同一宗族,按輩分論,他應該是白居易的晚輩。白貴出身官宦之家,妻子為渤海望族高氏的后代,雖然白貴一生比較平庸,但他的兩個兒子還算有出息,長子官至幽州節度衙前將、殿中侍御史,次子官至監察御史。

此外,墓志中還出現了“儒州”、“ 儒價城”等地名,驗証了延慶在唐代被稱為儒州的說法,儒價城是唐代儒州的治所,位於今天延慶城區的東南部,這也說明,延慶城區的位置從唐代以來幾乎沒有變化過。

(記者 李天際)

(責編:陳苑、黃維)

推薦閱讀

父親節:用文學經典致敬“父愛”
父親節到來之際,“文藝星青年”特別為您送上由演員王剛、郭曉東、劉昊然傾情朗誦的三篇致敬“父愛”的文學經典,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父親節:用文學經典致敬“父愛” 父親節到來之際,“文藝星青年”特別為您送上由演員王剛、郭曉東、劉昊然傾情朗誦的三篇致敬“父愛”的文學經典,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

對話秦海璐:我對《白鹿原》問心無愧
《白鹿原》作為秦海璐產后復出的首部作品,她在劇中的精湛演技再一次受到了觀眾的肯定。仙草這位關中賢惠優秀的傳統女性在她的詮釋下更加鮮活立體,一個眼神、一句台詞、一個動作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對話秦海璐:我對《白鹿原》問心無愧 《白鹿原》作為秦海璐產后復出的首部作品,她在劇中的精湛演技再一次受到了觀眾的肯定。仙草這位關中賢惠優秀的傳統女性在她的詮釋下更加鮮活立體,一個眼神、一句台詞、一個動作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