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文化類節目熱度升溫 故宮等9大博物館將展27件"鎮館之寶"

2017年08月24日08:21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點擊進入人民網文化頻道“文藝星青年”工作室>>

【文藝星青年按】聽過“朗讀”,比過“詩詞”,猜過“成語”,寫過“漢字”……近年來熱播的文化類節目又將新增一位“小伙伴”: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近日正式啟動,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9大博物館聯手,將獻出27件“鎮館之寶”,講述文物“前世今生”的歷史文化故事。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談到為什麼要做這樣一檔節目,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先說了一個有趣的花絮:“《我在故宮修文物》一部紀錄片打動了太多人的心,尤其是深受年輕觀眾的喜愛,引發了今年有超過15000個大學畢業生報名要到故宮修文物。”他繼續介紹說,博物館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藏品不斷匯聚、展覽不斷豐富,不愁前來的觀眾,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要構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要讓文物真正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國家寶藏》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九大博物館館長集體亮相(人民網記者陳苑 攝)

此次聯手的9大博物館,來自長江、黃河沿岸重要的文化發祥地和聚集地,承載了博大精深的歷史人文記憶。那麼,即將亮相的27件“鎮館之寶”又將遵從怎樣的選擇標准?

“很難選”,單霽翔認為,“但它們應該是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的結合,我們不刻意做明星化和話題式的處理,否則就會走進一種誤區,我們不希望節目給觀眾帶來困惑和誤讀,而是真正呈現悠久的、燦爛的國寶。”

集齊9大博物館,能召喚哪些“鎮館之寶”?我們不妨來猜猜看 ↓↓↓

故宮博物院: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

上海博物館:大克鼎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編鐘

浙江省博物館:富春山居圖

遼寧省博物館:簪花仕女圖

……

據介紹,《國家寶藏》將在今年年底跟大家見面,到時候謎底將正式揭曉。

近年來,文化類節目發展勢頭正旺,逐漸開啟了“霸屏”模式,品質提升的同時,形式越發新穎,內容也更加包羅萬象。下面,不妨跟著文藝星青年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文化類節目

【關鍵詞1:漢字】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出題走疑難、生僻路線

在這個鍵盤時代,提筆忘字,會讀不會寫,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聽寫”類文化節目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大家對漢字書寫的重視,更讓人們意識到,傳承漢字書寫文化的重要性。

2013年開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堪稱近年文化類節目的發端之作,一經播出便成為當年的“爆款”。但后期卻由於題目內容頻頻走疑難路線:“貔貅”、“蓬戶瓮牖”、“胼手胝足”、“戶樞不蠹”、“美髯”等生僻詞不斷出現,而引發網友質疑,“為了比賽而比賽”。

(責編:湯詩瑤、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