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笑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
2018年05月08日15:57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蘇軾《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萬裡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是蘇軾創作於北宋時期的一首詞。該詞刻畫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藝,並著重歌頌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潔人品。
“微笑”二字,寫出了柔奴在歸來后的歡欣中透露出的度過艱難歲月的自豪感。“笑時猶帶嶺梅香”,表現出濃郁的詩情,既寫出了她北歸時經過大庾嶺這一溝通嶺南嶺北咽喉要道的情況,又以斗霜傲雪的嶺梅喻人,贊美她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你從遙遠的地方歸來卻看起來更加年輕了,笑容依舊,笑顏裡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
李延年《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在漢武帝寵愛的眾多后妃中,最生死難忘的,要數妙麗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則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的這首名動京師的佳人歌。“她對守城的將士展露笑容,將士棄械,牆垣失守﹔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微微一笑,皇帝傾心,國家敗亡。”
詩人將所詠美女贊為冠絕當代而獨此一人。一闋短短的歌,居然能使雄才大略的武帝聞之而動心,立時生出一見伊人的向往之情。這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恐怕是絕無僅有之例。
周邦彥《一剪梅》
一剪梅花萬樣嬌。斜插疏枝,略點眉梢。輕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北宋詞人周邦彥十分有情趣,這首詠梅之作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詞人詠梅,開頭就點明了梅花在他心目中的美是一個字“嬌”,而且不是一般的嬌美,是“萬樣”的、風情萬種的。
他把梅花看作美人,斜插在樹枝上,仿佛是眉梢上稍稍的一點,在那裡微笑著,風中的舞姿輕盈得飄若驚鴻,仿佛是在對酒宴上的人們拍著手招呼。
![]() | ![]() |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