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

見証人·第一期︱於藍:紅心塑造英雄 真情培育兒童

黃維、韋衍行
2018年08月03日07:48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不僅源自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源自我們的文化積澱和精神信仰,更源自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產生的一切優秀文藝作品,以及創作這些作品的德藝雙馨的文化大家。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懷揣對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網推出融媒體文藝欄目《見証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呈上對改革開放40年文藝發展最具詩意的表達,通過有情感、有溫度、有底蘊的人物呈現,彰顯藝術作品的時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第一期節目帶您走近98歲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她是《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兒影廠首任廠長……她將一生奉獻給了中國電影事業。

六月中旬,夏意漸濃,但連日的降雨將炎熱削減了幾分,我們就在這樣的天氣中,來到了兒影廠的老宿舍樓,拜訪老藝術家於藍。

說起於藍,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中的,定是誕生於半個世紀以前、根據小說《紅岩》改編而成的電影《烈火中永生》,扮演“江姐”的於藍憑借其在影片中細膩生動的表演被無數觀眾所喜愛﹔改革開放后,於藍退居幕后,為中國兒童電影事業奔走呼號﹔而今,她在這棟宿舍樓的一間小屋子裡安享晚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老人的家並不寬敞,布置稍顯簡陋。窗台上擺放著於藍所獲得的榮譽獎杯,牆壁上懸挂著“紅梅”二字則令人眼前一亮,還有一些已經泛黃發舊的老照片……它們都在默默訴說著,這位已經98歲高齡的老藝術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流光溢彩。

輝煌歲月 使人們銘記“江姐”

在眾多老照片裡,最為惹人注目的是挂在牆壁上的一張周恩來總理接見她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周總理握著於藍的手,於藍一頭短發,穿著干淨利索,笑容燦爛。之所以有這張照片,是因為當時於藍在電影《革命家庭》中飾演的“周蓮”得到了周總理的好評。

《革命家庭》給於藍帶來了許多榮譽,其中就包括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在劇中,於藍成功塑造了由普通家庭婦女成長為堅定革命者的女主人公周蓮。周總理贊揚了於藍在《革命家庭》裡表演,對記者們說:“於藍演了一個好媽媽。”

戲中,於藍需要從16歲少女演起一直到成為老太太,由於當時受到化妝技術的限制,要化成老太太非常難。對於這段表演,於藍個人並不算滿意,“往臉上貼了好多的紙,那些紙又跟動作不協調,所以我認為老太太那一段並不是很成功。”

周恩來總理和於藍的合影

1965年,於藍迎來了電影生涯中的巔峰之作《烈火中永生》。如果可以用聲音表達心中對江姐的懷念,一首《紅梅贊》足矣,如果在頭腦中尋找江姐的形象,大家想到的一定是於藍。

在影片中於藍憑借細膩的表演,塑造了有血有肉、重感情的“江姐”形象。“江姐對丈夫的愛,埋得很深。”說起江姐這一角色,於藍總有說不完的話。她腦海裡的江姐,有著一種特殊的冷靜與克制,“得知丈夫犧牲了,她在年輕人面前沒有哭,怕引起恐慌。而夜裡,她裹在被子裡壓著嗓子哭。”

正是因為於藍既演出了江姐作為革命烈士的大無畏精神,又演出了她作為一個平凡女子的隱忍和犧牲,才讓江姐這一角色如此深入人心。“我自己認為主要是烈士本身的事跡感動了人、教育了人。”於藍擺擺手,謙虛道,“這個角色使人信任、感到親切,那麼就算演成功了。並不是我這個演員有多麼了不起。”

扎根人民 讓表演深入人心

無論是《革命家庭》裡的周蓮,還是《烈火中永生》裡的江姐,於藍憑借其細膩而又精湛的表演讓角色深入人心。於藍在人民生活中汲取自己作為演員所需的養分,她詮釋的眾多角色也因此令觀眾感到親切動人。

《烈火中永生》劇照

早在青少年時期,於藍作為“魯藝”的一員在抗戰期間下鄉為群眾們表演話劇時,便樹立起了扎根生活的念頭,“要深入生活,生活就是創作的源泉。”回想起那段時光,於藍認為自己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哺育下成長起來的演員,“這是我真正的文藝思想的啟蒙。”

這樣的信念也貫穿了於藍日后的電影生涯。在《龍須溝》中,她飾演的是一位有著多重性格的北京婦女“程娘子”。起初,於藍還不確定自己能否將這個角色演好演活,“那個時候我懷著田壯壯,走了好多大雜院,走得腿都腫了。”

懷著身孕的於藍還去了天橋一帶觀摩老百姓的生活,觀察賣大餅的小媳婦們說話時的姿態,去了德勝門曉市上揣摩婦女數票子時的神態和用雞毛撣子時的動作幅度,“但是我還是沒有找到這個形象,心裡頭還是沒有底氣。”

直到有一天,於藍碰見了宿舍門房蘇寶三的妻子蘇嫂,蘇嫂在和於藍對話時候的“陣勢”讓於藍將她與程娘子聯系起來,“她那有氣魄有膽量的勁頭全出來了,透著對人真誠的關心。”於藍決定觀察這位蘇嫂,並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后來,我就和她們生活工作融在一塊,一下子就找到這個角色。”

“在我自己的表演生涯中,每個角色誕生的過程,都給我帶來了許多難忘而幸福的經歷。”為了演好演活自己的角色,於藍很感激自己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民群眾, “他們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老師,給了我創造的依據和創造的活力。”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於藍用她的藝術生涯,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話做了完美的詮釋。

 

延伸閱讀:

記者手記︱98歲於藍:革命的人,年輕的心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