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談中秋節文化內涵:過好傳統節日 涵養文化自信

2018年09月19日10:24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過好傳統節日 涵養文化自信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深圳過去有哪些中秋傳統民俗?如今又有何新的時代內涵?記者在9月18日採訪了民俗專家,他們表示,中秋節既可以激活歷史傳統,也能夠涵養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要讓古老的節日文化內涵融入現代生活,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以文化創新形塑文化自信。

中秋節還有這些鮮為人知的習俗

“中秋節是人們的情感和自然現象結合得最緊密的節日,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深圳市非遺保護協會主席王程太向記者介紹,中秋節因節期在農歷八月,所以也稱“八月節”,深圳客家人稱作“八月半”。中秋節的月亮很亮很圓,所以中秋節象征團圓,也叫“團圓節”。

除了吃月餅、賞月,中秋節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習俗,比如拜月。王程太說,拜月習俗興盛於上古之時,源於先民對月亮的自然崇拜。在宋代,少男少女們對月祈福許願,成為當時京城的流行時尚。“到了八月十五,男孩都會祈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孩對月佇立、默默許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中秋佳節,在深圳寶安西片區,那裡的人會聽木魚歌,如今尚存為數可觀的愛好者。表演者基本上都是盲人,靠唱木魚歌為生,他們會用二胡、琵琶、古箏等樂器演奏,周圍圍坐著男女老幼邊品嘗月餅,邊欣賞樂曲。”王程太說。

深圳市本土文化藝術研究會原會長、民俗學者廖虹雷是土生土長的深圳人,他介紹,深圳和全國各地一樣在八月十五過中秋,但是,舊時的新安(深圳市的古稱)和廣東好些地方曾經有過八月十六“追月”的習俗——據說,八月十五晚家人團圓賞月后,余興未盡,次日再和好友相聚,月下吟詩作賦,欣賞花燈,久而久之,形成追月之說。

此外,深圳講粵語的村落過中秋有吃田螺的習慣。民間認為,中秋前后田螺腹內無小螺,肉質特別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可以明目。本地客家人中秋又有吃新芋仔傳統。

(責編:鄒菁、吳亞雄)

推薦閱讀

閱來閱好——明星讀經典,為你做海報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談到自己的讀書愛好。我們從習總書記推薦過的書單中挑選了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邀請王剛、王勁鬆、佟麗婭等為我們朗讀其中的片段。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閱來閱好——明星讀經典,為你做海報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談到自己的讀書愛好。我們從習總書記推薦過的書單中挑選了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邀請王剛、王勁鬆、佟麗婭等為我們朗讀其中的片段。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

喜迎十九大,聽這19位名家的文藝"初心"
廣大文藝工作者們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動,開啟了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旅程。五年來,一批文藝名家做客人民網,聊創作心路,話人生感悟。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喜迎十九大,聽這19位名家的文藝"初心" 廣大文藝工作者們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動,開啟了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旅程。五年來,一批文藝名家做客人民網,聊創作心路,話人生感悟。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