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
見証人·第九期︱靳尚誼:七十載耕耘不斷 一輩子畫筆不停【2】

“在油畫創作中注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人民網:油畫是西方的畫種,但您的許多油畫作品中有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例如《畫家黃賓虹》《髡殘》。您認為油畫該如何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呢?
靳尚誼:改革開放四十年間,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逐漸頻繁。作為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文化大國,我國在文化藝術方面有著很強的獨特性。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成長,在西方的油畫創作中注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是每個有追求的畫家很自然、也必須去做的事情。
中國的油畫家不僅要努力學習和掌握歐洲油畫藝術精華,又需使之與中華本土文化交流融匯,在懂得西方油畫的基本原則和最高境界的基礎上,注入中國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就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在創作中將有所體現。很多老一輩油畫家,文化修養很高,很早就把中國文化注入到油畫裡去了,徐悲鴻、董希文、羅工柳等等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就我個人而言,油畫創作中也會不斷注入中國文化的內涵,從東方壁畫、水墨畫裡吸收營養。我認為,具有東方文化內涵的油畫會出現,但不要刻意追求,要自然而然地形成。
人民網:您個人是通過什麼樣的契機將油畫與中國畫相結合?
靳尚誼:上世紀90年代,我在翻看黃賓虹的畫冊時,發現其中山水畫的筆墨和抽象繪畫很像,很有意思。我認為油畫語言和山水畫結合比較容易一點,而黃賓虹和髡殘的山水畫色彩比較濃郁,更容易與油畫相結合。所以,我選擇了這兩個人來做實驗,嘗試把他們的水墨畫作品跟油畫結合起來。
油畫的色彩本來是很燦爛的,但是要和水墨畫相結合的話,顏色就必須單純一些、素雅一些,就採用了灰色調,在色彩上也更有水墨的感覺。《髡殘》畫幅比較大,背景環境的部分更多,在這其中,我將背景裡山的結構與中國的山水畫相結合,使作品既有油畫的真實感,又有山水畫的畫面結構﹔既保留了西方油畫的特點,又融入了中國畫的韻味。
靳尚誼家中擺放著的一張年輕時寫生的老照片
人民網:1978年夏,您曾在著名畫家、敦煌學專家常書鴻的帶領下前往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一批用油彩臨摹中國古代壁畫的作品。這段時光對您有什麼幫助?
靳尚誼:那個時候敦煌的游客不多,前來參觀的人很少,所有洞窟都開放給我們臨摹,沒有限制,因此我們參觀得非常細致。
我在敦煌大概待了半個月,臨了很多張壁畫,而且都是臨局部,挑選我喜歡的部分臨摹。以前很多人都是用中國畫的方式來臨摹的,我採用了油畫的方式。因此,壁畫畫面一些殘破的效果都臨摹出來了。
這段經歷給我的幫助很大,我后來在研究中國畫風格的時候,從這裡面吸收了不少營養,就有了后來融入壁畫形式創作的一批肖像,其中包括《畫家黃永玉》《歸僑》等等。這一時期的肖像畫的創作形式便主要來自敦煌的壁畫,當然也融入了永樂宮、法海寺等傳統壁畫的特點,將其和油畫結合起來。
學生送給靳尚誼的銅像
“繪畫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人民網:今年是中央美術學院成立一百周年,您是中央美術學院在任時間最長的院長,見証了中國當代美術的發展。在央美任院長時您設立了建筑和設計專業,當時設立這兩個專業的原因是什麼呢?
靳尚誼:1979年,我在歐洲參觀了西德所有的美術學院,發現這些美術學院都有設計專業,不禁讓我思考美術學院與“設計”的關系——二者究根結底其實是一回事,雖然表面上看是不同專業,但它們都屬於“視覺藝術”這一范疇。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相當快。我認為,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設計也會越來越重要。因此,我覺得中央美院一定要設立設計專業。當我真正當上院長以后,我就醞釀著這一計劃。當時我還想著把建筑也包括在內,因為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既懂繪畫、也懂建筑,達·芬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既是畫家,也是建筑師。
設立這兩個專業時,當時學院還有許多人反對,但我堅信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這兩個專業是必須要設立的。經過這些年的建設,這兩個專業不僅對中央美院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更對中國的設計藝術、建筑藝術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人民網:您的觀點是“畫畫不賣錢”,這些年來您始終保持著作為畫家的朴素姿態。但現在有些年輕畫家喜歡將作品商業化,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靳尚誼:這個問題比較復雜。畫家出售自己的作品來賺錢其實是很正常的,早在17世紀,西方的許多肖像畫家便專門靠幫人們畫像而取得收入。所以,畫家通過銷售自己的作品以維持生計,並無問題。
但是,如果是為了賺錢才畫畫,就不可能畫出好的作品。作為一個畫家,必須刻苦鑽研,細心打磨自己的作品,才能不斷進步。如果一心隻想著把畫出售,什麼風格暢銷就畫什麼,畫家就會越來越浮躁,肯定畫不好。
靳尚誼題字:藝為人生
人民網:2015年,您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展覽“自在途程—油畫語言研究展”。這些年您仍然活躍在油畫創作第一線,回顧您的藝術人生,繪畫對您來說意味著什麼?
靳尚誼:我現在年紀大了,創作的精力有些跟不上,因此把展覽的主題定為對油畫語言的學習過程,其實新東西不多。
但我對繪畫的熱情沒有減淡,仍然在鑽研繪畫中的問題,也時不時會有新的想法。盡管現在創作時有些力不從心,但繪畫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會一直畫下去。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