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

見証人·第十五期︱尚長榮:不負時代,無愧梨園

黃維、韋衍行
2018年11月16日07:47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不僅源自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源自我們的文化積澱和精神信仰,更源自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產生的一切優秀文藝作品,以及創作這些作品的德藝雙馨的文化大家。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懷揣對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網推出融媒體文藝欄目《見証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呈上對改革開放40年文藝發展最具詩意的表達,通過有情感、有溫度、有底蘊的人物呈現,彰顯藝術作品的時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本期節目帶您走近中國劇協名譽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前不久,尚長榮主演的3D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主辦的“東方之韻梨園光影”系列活動中熱映,拍攝戲曲電影,是上海文藝工作者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興經典戲曲藝術的積極實踐,也是體現“上海文化”品牌,提升中華文化標識度的重要舉措。《曹操與楊修》正是改革開放以來,尚長榮博採百家之長,不斷創新與豐富京劇藝術的生動實踐。經過尚長榮的創作與演繹后,眾多歷史人物矗立在京劇的舞台上,成為新時代花臉藝術的代表之作。據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谷好好介紹,中國戲曲的發展史上,上海是當仁不讓的大碼頭,也是眾多優秀戲曲作品和戲曲人才的發源地。尚長榮是其中最早博得鰲頭者。

嗓音洪亮、笑聲爽朗,談話中時不時會插入幾個妙趣橫生的比喻、話至興起時還現場演示一些京劇的招式……雖然已經年過古稀,但坐在我們面前的尚長榮依舊神採飛揚,舉手投足間滿是京劇名家的風採。

無論是《曹操與楊修》裡文武兼修的“曹操”、還是《貞觀盛事》裡果敢進諫的“魏征”,亦或是《廉吏於成龍》裡鐵骨錚錚的“於成龍”……經過尚長榮的創作與演繹,這些歷史人物矗立在京劇的舞台上,成為新時代京劇花臉藝術的代表之作。改革開放以來,尚長榮博採百家之長,不斷創新與豐富京劇藝術。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記者專訪中國劇協名譽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一起感受他對京劇藝術求索創新的滿腔熱忱。

“改革開放掃清了京劇發展道路上的障礙”

記者:30年前,由您新編的歷史劇《曹操與楊修》一經上演便風靡全國,當時決定排這出戲的契機是什麼?

尚長榮: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在改革大潮推動下,各行各業欣欣向榮,但京劇舞台上的新創劇目卻不夠豐富,老腔老調,在年輕人中不受待見,這讓我有些輾轉難眠,心心念念要排一出精彩的大戲。1987秋天,一位好友向我推薦了發表在當年元月《劇本月刊》上的《曹操與楊修》,作者是未滿四十歲的陳亞先先生。我看完這個劇本后,覺得它文學性很強,不僅與其他以《三國演義》為范本的劇目有所不同,且依舊蘊藏著深厚的歷史內涵。劇本中沒有把曹操“臉譜化”,不同於以往曹操“白臉奸賊”的形象。

我知道上海在文藝創作上有求索出新的傳統,於是我夾著劇本、坐上火車“夜闖上海灘”,“厚著臉皮”地叩響了上海京劇院的大門,沒想到和上海京劇院的同志一拍即合。后來我們與湖南的亞先先生取得了聯系,那個時候通訊方式也不發達,彼此之間就通過寫信的方式進行溝通,開始了對劇本的修改、打磨。

記者:前期的准備工作一共花了多長時間?

尚長榮:從1987年10月到上海,我與劇組演員一起做小品訓練、寫角色分析、練功練唱。經歷了近一年時間后,1988年7月初建組。那時候硬件設施很差,排練場很簡陋。那年夏天,上海格外熱,排練場在京劇院二樓倉庫旁的一個房間,沒有空調,隻有幾架小電扇,排練時汗流浹背。我住的宿舍雖然有一個電扇,但吹出的依然是熱風。我當時順口編了一首詩:“熱浪襲人,汗流滿面。屋似烘箱,心煩意亂。求索藝術,忍苦實干。功成之日,體重減半。”

但那個時候大家心裡都有一種苦排、拼搏的精神,將這些困難都克服了,一心想將戲排好。正是有著這種精神,我們才能打磨出這台風靡全國的《曹操與楊修》。直到現在,《曹操與楊修》演了30年了,我們仍然懷念當年的苦排精神。

在京劇新編歷史劇《曹操與楊修》中,尚長榮飾曹操

記者:剛才您提到在創作《曹操與楊修》之前,您受到了改革開放后全國百業俱興的鼓舞,決定帶著劇本前往上海。改革開放為您自己的藝術創作注入了怎樣的動力?

尚長榮:《曹操與楊修》這出戲的誕生,確實是受到改革開放大潮的引領和激勵。在各行各業欣欣向榮的大環境下,戲曲也不能落后,我們要為廣大觀眾奉獻更多更精彩的劇目。京劇有著豐富的傳統劇目,如此深厚的積澱是我們的寶藏,因此我們更要奮發圖強。

京劇的發展史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發展、最后達到巔峰的過程。以前我們演的都是創作於40年代、50年代的《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江漢漁歌》,但我們不能光吃老本,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洪流中,我們不能落伍。所以,就著這股求索的勇氣和激情,我夾著劇本闖上海灘,開啟了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在和上海京劇院的同志碰面過后,我們開始討論這出戲的模式、定位,當時在確定這出戲的模式時我們煞費苦心——若按照《戰宛城》《陽平關》等傳統劇目的模式,必定跟不上觀眾的審美需求。最后,導演在充分展示傳統表演技巧的基礎上,決定打破傳統戲曲的上場詩、定場詩、下場段的模式,讓這出戲既有標准的京劇技法,又汲取了西方戲劇的優點﹔音樂上也作了調整,七弦琴第一次出現在了京劇的舞台上。

在上海排演結束后,我們“赴津趕考”——參加全國京劇新劇目匯演,因為天津的觀眾很懂戲,所以我們心裡也沒底。沒想到,演出結束,觀眾認可了,專家認可了,媒體認可了。作為一個戲劇人,苦排求索近一年終於得到了回報,証明了這樣的道路是可行的,非但不是歪路,而是一條康庄大道。

在京劇新編歷史劇《貞觀盛事》中,尚長榮(左)飾魏征

記者:您認為改革開放為京劇、為戲曲藝術的發展,帶來了哪些機遇?

尚長榮:改革開放掃清了我們京劇發展道路上的種種障礙。作為一個戲曲人,除了靠演藝謀生之外,還要有社會擔當,要通過演好戲來引領社會風氣。這就需要我們花大力氣研究、繼承傳統劇目,並且要花更大的力氣來創排新劇目。我們中國傳統戲曲的藝術功能很豐富,有別於西方歌劇就是歌劇、舞劇就是舞劇的單一模式。京劇是除了唱、念、做、打外,還有好聽的唱段、講究的道白,還有表演和武打。這種綜合性的藝術模式是我們中華民族獨一份的絕招。我們既要潛下心來認真研究、創新,同時也要挺直了腰杆來發揮中華民族戲曲獨特的藝術功能。這樣無論是哪個地方的傳統戲曲,都能得到很好的進步與發展。

記者:以您個人為例,作為一位京劇演員,該如何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為京劇、為戲曲藝術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尚長榮:作為一位京劇演員、一位戲曲人,一要敬業,二要進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戲曲演員,除了通過演戲謀生以外,我們還要注意自己肩上的社會責任,要做有情懷、有擔當的戲曲人,做有靈魂、有品行的文藝戰士。我們要將民族精神的點點滴滴滲透到戲曲裡去,通過在舞台上的表演,向觀眾弘揚民族精神。戲不僅僅要唱得精彩,還得給觀眾留下點什麼,隻有這樣才不辜負京劇、不辜負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