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味是清歡”︱在詩詞中,發現真正的精致生活

近日,《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輕人》一文走紅,年輕人超越自身實際的高消費、過著“假精致”的生活引發了熱烈討論。
那麼,怎樣的生活才能稱為真正的“精致”呢?在此,青年君不願“好為人師”,也無意“指點別人的人生”,在青年君看來,一些古詩詞中折射出的作者純朴真摯、高雅精致的生活情趣,讓青年君覺得:這才是青年君想要的人生。
《高原春色圖》馮遠(《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2年05月25日第16版)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這首流暢的七律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一起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因其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流芳千古。與知己好友的一頓家常菜,要的就是那份主客盡歡的情誼。
前兩聯寫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兩聯寫待客,見村家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鷗”引興,用“春水”、“群鷗”意象,渲染出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氛圍,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歡欣的心情。
頸聯與尾聯實寫待客。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較遠,買不到更多的菜肴。家境貧寒,未釀新酒,隻能拿味薄的隔年陳酒來招待。作者舍棄了其它情節,專取最能顯示賓主情意的生活場景,著意描畫。我們仿佛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裡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與前面一首相似,這首五言詩沒有華麗辭藻,沒有悠長感喟,詩的字裡行間流溢出的是明亮歡快的色調與真摯溫馨的友誼。通過“新酒”“火爐”“暮雪”三個意象對飲酒環境和外面天氣的描寫,反復渲染飲酒氣氛,自然地引出最后一句。
也許此時屋外正下著鵝毛大雪,但屋內卻是溫暖、明亮。整首詩語言簡練含蓄,充滿了生活的情調,淺進的語言寫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摯的友誼,余味無窮。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在朴實無華中流露出真摯感情與淳厚詩意。生活其實就像這首出語洒落的田園詩一般,無需“濃妝艷抹”,平淡之中亦存蘊著雋永的詩意。
一、二句從應邀寫起,“故人”說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綠樹環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
五、六句寫山村生活情趣——面對場院菜圃,把酒談論庄稼,親切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結尾兩句以重陽節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