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0年05月05日16:31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 (韋衍行)5月5日下午,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正式揭曉。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台、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入選。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始創於1990年,旨在集中展示過去一年中國考古最新成果,呈現中國考古新理念、方法和技術。今年是“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的第30個年頭,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評選採用網絡會議的方式舉行評審。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文物考古工作成果豐碩的一年。據統計,2019年國家文物局批復的考古發掘項目共計1096項,年度考古發掘項目首次超過1000項,分布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入圍2019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的20個項目便從這一千余項中產生,包括了早期人類、文明進程、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等多個重要的學術領域。

“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已經設立了“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並批復了夏文化研究、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等項目。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每一項考古新發現都深化了我們對於一個學術領域的認識,也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線索和需要持續關注的研究方向,“今后,國家文物局將繼續指導、協調各考古單位加強學術科研,以考古實証中國5000多年文明發展歷程,科學地揭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和核心特質,堅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錄

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南京大學

項目負責人:王社江

疥疙洞遺址地層堆積(西-東)

陝西南鄭疥疙洞遺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跡。由於遺址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2018-2019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在27㎡的發掘面積中,發現人類活動面、石器加工點、火塘等遺跡,出土人類化石、石制品、燒骨、動物化石等遺物萬余件。一系列的重要發現,對研究秦嶺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體質特征、棲居方式、行為方式、石器工業面貌、文化發展演變過程及其環境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發掘單位: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饒河縣文物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李有騫

2019年墓葬出土玉器情況

小南山遺址位於黑龍江省饒河縣烏蘇裡江左岸,總面積40余萬平方米。2015-2017年和2019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饒河縣文物管理所連續發掘,總揭露面積1,600平方米,確認五支不同時期新的文化遺存,發現東亞地區系統用玉的最早証據。此次考古發現極大地深化了對小南山遺址文化內涵的認識,為研究烏蘇裡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形制演變和文化序列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玉玦等大量玉器的發現,為研究我國玉文化的起源和傳播又增添了重要的資料。

(責編:韋衍行、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