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文化名家這樣說
編者按:
從圍爐夜話的“罐罐茶”裡探尋日子況味,從地方風情、風俗、風物中透視貧困山區人民的精神世界……近日,中國作家協會“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成果發布暨海外推廣簽約儀式在京舉行,《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等8部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與海外出版社簽訂了翻譯出版合同,將向世界講述中國扶貧故事。
作家如何更好地深入脫貧攻堅現場,打造文學精品?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與感悟。
何向陽。中國作家協會供圖
到現場與鮮活的生活對接
人民網文娛: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的創作難點在哪裡?優秀作品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何向陽:視野和細節。好故事必須要有好的講法與之匹配,好的講法才能夠傳達出好故事的精髓。今年全面脫貧目標完成后,中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講好中國故事,分享中國經驗,是這一工程創作要達到的目的。
創作的難點也在於此,如何講好發生在今天中國的鄉村巨變故事,是對當代作家的一個巨大考驗。優秀作品不僅能讓世界讀者了解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也能讓他們領略到中國文學的魅力。
人民網文娛:您認為,作家如何更好地深入脫貧攻堅現場、更敏銳地捕捉時代新氣象?
何向陽:田野調查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在此之前要大量掌握被“調查”的“田野”的歷史變遷,社會學、人類學、環境學的各方面知識儲備是做好田野調查的基礎。
但最關鍵的還是到現場,去和鮮活的生活對接,和奮斗中的人民一起。簡單的接觸還不夠,而是要與人民心心相連,使“我”與“他們”在共同的相處中最終成為“我們”。
年逾古稀的作家李迪,在深入湖南十八洞村採訪過程中積勞成疾,於今年6月去世。他在病中堅持把十八洞村村民們的脫貧故事寫完,留下了“我們”的故事。
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從來不是一句空話。是不是在生活中打了口“深井”,作品是會真實反映出來的。
人民網文娛:在這一系列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中,有哪些打動你的細節?
何向陽:李迪為了採訪電影《十八洞村》的主人公原型,連續三天早晨拜訪他,終於打動了“不接受任何採訪”的楊進昌。
李迪翻山越嶺找到這些“小人物”,傾聽他們奔小康的故事。在這些故事裡,我們讀到的不是關於脫貧攻堅的標語口號。他從不給他筆下的人物貼標簽,故事中的人都是親切可感的。
李迪的“故事”寫作,似乎也在自覺地為“故事講述人”的作家主體正名:作為一個作家,講好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日新月異的故事有多重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