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丨《雲上鳳凰》:感恩奮進,歌唱畬鄉巨變

↑《雲上鳳凰》精彩片段集錦
9月5日,由江西省代表團選送的大型民族音樂劇《雲上鳳凰》在央視網和國家民委門戶網站進行網絡展播。該劇以畬族“忠勇剛直、內孝外和”的特征為主線索,以畬族山歌謠為音樂主旋律,講述了改革開放以來畬鄉興安寨的巨變。
這是一部展示江西民族地區改革開放成就的奮進之劇。音樂劇以改革開放40年為經線,以畬寨人(興安寨)創業經歷為緯線﹔經緯交織,以多時空形成“多聲部”的戲劇結構,用區域性、民族性的語言打造一部兼備紅色精神與人文情懷,兼具民族特色和中國氣派的民族音樂劇。
▲《雲上鳳凰》劇照
這是一部唱響民族團結的山水之作和青春之歌。40年前,興安寨是人們眼中的“窮山惡水”,寨裡人想盡一切辦法離開﹔40年后,黨的政策和社會進步讓興安寨成了“風水寶地”,不僅讓離開的人欣然返鄉,還吸引了一批既具備現代觀念又踏實肯干的年輕人前來扎根。音樂劇塑造了雷達、藍銀花、房丹丹、山根伯、雷子衿等三代與興安寨有血肉聯系的村民形象,他們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搏浪前行,挽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尋找自己的人生軌跡和奮斗目標。
▲《雲上鳳凰》劇照
全劇以“路”為核心主題,有山根伯的紅色精神之路、雷達的堅守之路,也有房丹丹的創富之路、藍銀花的奮斗之路,還有雷子衿的創新傳承之路。從“赤色小道”到“康庄大道”,“尋路”的過程突顯了畬族“忠、勇、孝”的精神力量和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家國情懷。
▲《雲上鳳凰》劇照
《雲上鳳凰》由國家一級編導曹向東執導,由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毋攀,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民族歌劇演員蔣寧擔任男女主演。劇目經過各方的精心打造,全劇精美的服化道設計、精湛的唱腔和舞台表現,從意象抓取、敘事策略、特效呈現、風格把握等方面傳遞出強烈的視覺效果,體現出較高的藝術水准。
在音樂方面,全劇共有23首樂曲,主要採用了畬族傳統音樂元素,並融入了江西儺舞的打擊樂節奏和贛東北的音樂素材。特別是劇中“山哈老人”的清唱,採用的是一位83歲畬族老人的原聲,他在同一旋律、同一歌詞的基礎上,唱出了三種不同的情緒和心境。全劇音樂委婉動聽、沁人心脾,准確地表達出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
▲《雲上鳳凰》劇照
在舞蹈方面,編導在設計舞蹈動作時,不僅保持原汁原味的畬族舞蹈動律,還融入了江西區域舞蹈的體態,形成了古典、朴素的當代畬族民間舞風格,展示了江西畬族舞蹈的鮮明特色。
在道具方面,“板凳龍麒”是該劇的一個創新。在江西畬族舞蹈史中,此前沒有此類道具,主創團隊在採風中觸發靈感,創造性地設計出了“板凳龍麒”道具,並在“祭祀”“三月三”等劇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服飾設計方面,在繼承江西畬族服飾原有的色調、線條、花紋的基礎上,主創人員做出突破性的創新和嘗試。他們查閱江西畬族服飾史料,深入畬鄉調研,服飾色彩在保留了以藍、粉色調為主色調的基礎上,增加了綠色、黃色系列,使服飾更加色彩斑斕,充滿活力而富有動感﹔在衣邊、袖邊、褲邊、領邊的花紋上進行結構改良,使視覺效果更具沖擊力。
▲《雲上鳳凰》劇照
這是一部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創新力作。《雲上鳳凰》此前在江西省第三屆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演出。每屆藝術節開幕式,江西都精心打造一部原創民族題材劇目,再打磨提煉出精品,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此次《雲上鳳凰》參演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在規模、財力及人力的投入上達到歷屆之最。
《雲上鳳凰》的打造和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的舉辦,是近些年來江西省大力推進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5年來,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動全省少數民族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推進了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圖文資料來源於國家民委官方微信公眾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