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不解,为什么我们更乐于公开地表达对《红楼梦》的激赏,而吝于表达阅读《金瓶梅》时所获得的审美愉悦,他指出,这可能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大人文环境有关。其实,抛开其他方面不论,《金瓶梅》在驾驭人物对话的语言功力上,往往是居《红楼梦》之上的。但是《红楼梦》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大陆,已经获得了可以说是几无异议的至高评价,但是《金瓶梅》却直到这个世纪末,才终于能被一般成年读者正常阅读,学界也才有可能更加开放地进行研究。
“当然,《红楼梦》是一部不仅属于我们民族,更属于全人类的文学瑰宝;那么,比《红楼梦》早二百年左右出世的《金瓶梅》呢?我认为也是一部不仅属于我们民族,也更属于全人类的文学巨著,而且,在下一个世纪里,我们有可能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尤其是有可能悟出其文本构成的深层机制,以及时代与文学、环境与作家间互制互动的某种复杂而可寻的规律,从而由衷地发出理解与谅解的喟叹!”
(责任编辑:温璐、许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