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贺校友莫言获奖 称莫言点燃年轻人的文学梦--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苏童贺校友莫言获奖 称莫言点燃年轻人的文学梦

马海燕

2012年12月10日16: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马海燕)“我作为一个切实可靠的北师大校友,向另一个比较切实可靠的北师大校友获奖表示祝贺。”著名作家苏童10日在母校的首场演讲如此开场,让在场学生捧腹大笑。

  “切实可靠”是指苏童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这里度过本科四年;而莫言1991年则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

  远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获得母校师生的追捧,也点燃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学梦。“莫言及北师大校友作家文学周”各项活动如火如荼,苏童的返校日专场讲座,100多人的会场挤得满满当当,过道上都站满前来听讲的学生,两个多小时无一人离场,“90后”对文学的热情之大、阅读范围之广,让苏童惊讶。

  苏童至今还记得在师大校园图书馆里无忧无虑阅读的情形。“那时真的是如饥似渴地读书,读到了高尔基早期的流浪汉小说,读了大量苏俄作家和法国巴尔扎克的小说,对后来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童告诫学生,很震撼的阅读往往是在很松弛的状态下获得的。当你带着明确的目的来阅读,获得的感受截然不同。“青年时代的读书是天赐的时间机遇,可能你现在读的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会在未来某个时机创造你都没法想到的奇迹。”

  上世纪80年代是个充满文学梦想和理想色彩的年代。苏童说,那时班里43个同学有40个都在写诗,大家都在比谁写得好,谁比谁发表的多。当同学陆陆续续都有文章见报的时候,而他还在收着一摞摞厚厚的退稿信。但苏童没有放弃,临近毕业时终于有处女作在某文学杂志发表,从此走上创作道路。随着《红粉》、《妻妾成群》等重量级作品发表,苏童也成为当代中国文坛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对于学生提到当下文学的荒芜和精神缺失,苏童则不这么看,“知识分子永远觉得当下问题多多,老百姓永远对现实生活不满,没有人会用诗意美感的语言描述当下,这是当下和逝去的年代最大的不公平。”苏童说,其实自己当年也没觉得80年代多么美好,那个时代连电影电视都没有,人的精神出路只有文字文学,也是文学火爆的重要原因。

  两个多小时里,学生们提了十几个问题,最感兴趣的则是苏童笔下众多女性形象的原型和创作缘由,甚至封他为“女性研究专家”。苏童说,自己远远当不上这一封号,更不是大家想象的在贾宝玉似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写女性更多是模仿,把自己换成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写作最奇妙的功能是让一个人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灵肉俱在的生活。这就好比写恋爱不一定要有成功的恋爱经历,写苦难不一定要经历过切实的苦难。”

  苏童说,自己的作品永远关注人性,对人性的探索也是作家存在的意义。“这么多年,这么多作家都在写人性。为什么写不完?因为人性是个黑洞,今天的人性其实一直在重复100年前甚至500年前的人性,值得一直探寻。”

(责任编辑:肖亭亭、许心怡)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