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找出几块碎布,剪了几个三角口子,手把手地教她缝补丁,钉纽扣。母亲对她说:“以后你就是这个家的老大了,要照顾好弟弟。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
敬一丹把母亲的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母亲走后,她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她不仅学会了缝补衣服,而且还学会了做棉衣棉裤、缝手套、纳鞋底,甚至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绣花。她在枕头上绣上菊花,取名叫“战地黄花分外香”;在上学用的帆布书包上绣上雷锋的头像,还用红丝线绣上毛主席的手书体“为人民服务”。她把这个书包背到学校后,让小伙伴们羡慕了好一阵子呢。
后来,当敬一丹回忆起那段苦日子时,她总是笑呵呵地说:“假如当时妈妈说:‘我可怜的孩子!’我也许会哭,为自己,为弟弟。而妈妈却说:‘吃苦得学啊!’我就不以苦为苦了,反而受到了一种鼓励,甚至以苦为乐了。”
中学毕业后,敬一丹下乡到小兴安岭青河林场当知青。在林嘲战天斗地”的第五年,她有幸被推荐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上学,成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第二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当她看到通过高考而走进校园的一批批大学生时,心里有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渺小和无知。
三年的大学时光倏忽而过,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和遗憾,她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刚上班几个月,就又重新捧起了书本,发奋要考回母校当研究生。然而,一个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工农兵学员,要考上研究生谈何容易。考场上,面对天书一般的英语试卷,她觉得时间是那么漫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