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陈慧琳的歌舞秀口碑一般。
张靓颖被称妆化太浓认不出原样了。
老郭和于谦的节目被严重吐槽。
记者编辑陪你看春晚
不为写稿,我才不看
年前接任务做春晚的稿子,我实在为难:没有了赵本山的春晚,我看啥呢?果然,当晚的节目质量不出所料,尽管家里人连吐槽的话都不愿意说了,但我仍在兢兢业业地记着笔记,以防漏掉任何一个要点。深深地觉得,4个半小时的春晚真是太长了,一场下来能记住的笑点不到5个。既然没有更好出路,央视春晚能不能停一停?年年吐槽还不如不“相见生厌”,相信只剩下想念的春晚印象没准会更美好。(曾俊)
炫舞美帮倒忙
总体来说,今年的语言类节目对比过去几年显得接地气得多,蔡明的“毒舌老妇”、曹云金的“耍赖青年”都有不少让人捧腹又颇具现实意义的台词。只是被寄予厚望的郭德纲的相声让南方人听不懂。
舞美的新科技让人惊叹。但几乎每一个歌唱类节目播出时,镜头总是在不断地拉远景,观众既看不到歌手演唱时的表情,也看不到舞美的细节,有点帮倒忙。 (范协洪)
边做版边看,感觉很特别
身为一个除夕夜值班的娱乐版编辑,有谁比偶看春晚看得更职业化?转手间,荧屏上的镜头都化作版面上的精华。身为一个拿着版面穿梭在组版车间和办公室之间的特殊观众,又有谁比偶看得更鸡零狗碎?一台春晚就像广告一样,插播在我工作的间隙里,感觉很特别。而且,这样看春晚时刻在考验着我的专业水准和神经的坚韧度,因为“神点评”时刻在耳旁飘过:“呀,这人是谁?!妆化得比万里长城还厚实。”“哟,祖英身边那站着的是韦唯吗?她干吗染发又整容?”天啊,再无聊的春晚遭遇如此“神级点评”也不愁寂寞了。果然高手在民间! (林虹汝)
网友创造另一场春晚
没有了本山叔的春晚, 虽然让我失掉了不少信心,但“不争气”的我还是一边吐槽春晚,却依然不舍得把电视关掉。今年的春晚美轮美奂的舞台让人赞不绝口,宋祖英与席琳·迪翁的合作也让我听得如痴如醉……不过,春晚对我来说,最大的欢乐还是微博上网友们对于春晚节目的同步“实时评论”。可以说,大家的吐槽掀起了另一场狂欢,网友们用自己的创意与评论参与其中,共同在网上创造了真正属于大家的“春晚”。 (黄岸)
春晚成我家有声背景板
对于很多人来说,春晚就是除夕夜一个必不可少的有声背景板——即便家人在搓麻将、小孩在闹着,但有这么个又唱又跳还有喜庆音乐主持人拜年的东西在背后晃着,不也添点热闹吗?所以,每年除夕晚上8时,调到春晚的频道,还是必须的。何况,等到新闻人物出现时,全家人还是能够从中发掘出共同话题:“咦,席琳·迪翁跑来唱中文歌?刘谦的魔术台词很正常,年轻人笑什么?”因此,春晚内容好不好、大家记不记得住,已经不太重要了。 (莫斯其格)
春晚就像年夜饭
除夕夜,就像在等待一位老朋友,我们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晚。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20多年。对于我们家来说,春晚就像饺子,是过年的符号和标志。在我的家乡,类似的家庭很多,看春晚是迎接新年的必备节目,就像年夜饭的桌子上,有什么菜已经不那么重要,只有那种气氛令人永远难忘。父亲等着听冯巩那句“我想死你们了”,母亲喜欢宋祖英,她跟“外国人”的合唱“挺有意思的”,姐姐对3D舞台效果赞不绝口,我则对蔡明的小品印象深刻…… (李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