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着家乡大老碗吃面
在母校西北大学作报告
向故乡朋友挥手致意
白描: 中国当代一位伟大诗人走了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陕籍作家白描14日一早就通过微博发布个人哀痛:“中国当代一位伟大的诗人走了!我与抒雁同乡,同出故乡的一个中学,同出一位文学启蒙老师刘羽升之门。我们同在鲁迅文学院供职多年,他是我的领导。噩耗传来,不胜悲痛!”他用微博纪念和雷抒雁交往的点滴,字里行间可见哀痛:“一位异常敏锐、异常活跃、异常深刻的头脑停止了思考,一位天才中止了他的创造。雷抒雁的辞世,是中国诗坛、中国文学界的巨大损失,我们为之痛心!” 记者 张静
李星: 他的诗表现了正气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抒雁生前好友李星说:“他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反映了大众的声音,反映了整个社会反思的声音。”1979年,雷抒雁为纪念张志新创作的长诗《小草在歌唱》曾在《光明日报》整版刊发,引发强烈社会反响。李星说:“《小草在歌唱》反映的是百姓对社会政治风气的一种反思,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反思,他的诗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正气。”
李星说:“他在西大上学时比我高两届,很好客,我们最忘不了的是他家里的饺子。他妈妈是五六十年代的妇女队长,很能干,每次去他家,他母亲都煮一大锅白菜大葱肉馅儿饺子给我们吃,最多的一次我们去了十几个同学。”
惠敏莉:我们去京演出他都提建议
作为一个老戏迷,雷抒雁一直对秦腔特别钟爱。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哀痛地表示:陕西痛失了一个作家、一个才子。“他虽然身在京城但心却在家乡。我们每次去北京演出他都要去现场提建议,对文本、唱腔和演员的表演不只是鼓励,还会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直率敢言,从不敷衍人,有啥说啥。易俗社去上海演出遇到一些难题,雷老师亲自给上海方面写信,帮助陕西秦腔文化走进了上海参加艺术节。”
李少颇:他嘱咐我多写字多运动
光明日报前编辑李少颇与雷抒雁交往30多年,听闻友人逝世,难过得吃不下饭:“去年年底他还给我写信,嘱咐我要多写字、多运动。哎,他把小病拖成了大病。5天前我给他发短信安慰说,‘别怕,大不了就是早走上几年,我们随后就到了!’他回了五个字‘一切听天吧’。”
白烨:他晚年致力翻译《诗经》
在评论家白烨眼中,雷抒雁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诗人。他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小草在歌唱》是中国当代诗歌中不朽的力作,引导人们在政治和精神层面回望历史,可谓独步诗坛。
白烨说:“文艺圈里陕西老乡的聚会中,他总是最机智最幽默的一个,是主讲人。他有浓厚的乡情,聊起小时候的往事总是滔滔不绝。无论作为诗人还是乡党,他都让人非常难忘。从此诗坛少了一个诗人,我们少了一个好乡党。”
年轻时用激扬的文字指点江山,晚年雷抒雁在学术上依旧有所发展。他用白话文重新解读《诗经》,白烨说:“用现代诗翻译古诗很有价值。《诗经》是诗歌乃至文学的源头,他这种用新诗的方式将古诗再复活、再传承,让现代人能读懂《诗经》。” (记者职茵 实习生王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