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抒雁的故乡情--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雷抒雁的故乡情

2013年02月21日15:53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3年2月14日之前,对于许多四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雷抒雁这个名字是陌生的。而一夜之间,雷抒雁的名字,连同他三十多年前的诗歌以及近年的作品,突然成为网上的热点。这一切,源于雷抒雁的突然去世。

历史总是如此相似。三十年前,雷抒雁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尤其是在思想界、文化界。1979年,雷抒雁创作的《小草在歌唱》,现在读起来,依然澎湃厚重,依然力量巨大。

雷抒雁曾说,他对生活最基本的理解,均源于自己的家乡。那是一片怎样的土地,才能造就如此敏锐,如此激情四射的诗人?

雷抒雁出生在陕西省泾阳县一个普通农家。“故乡属于成年人,如同柳树扎根在河边,相思在血管里扎根。”故乡,是雷抒雁诗作中反复咏唱的主题。乡音、乡情、乡思,是他诗作中常见的意象。

雷抒雁去世后,其生前朋友、同事、读者等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哀思。2月19日,我在万寿宾馆偶遇从陕西赴京送诗人最后一程的乡亲。满口秦腔的陕西乡党,说起雷抒雁在家乡的故事,滔滔不绝。

雷抒雁的表弟说,表哥经常带他到村里倒塌的寺庙里玩。“我在玩,他在翻石块,读石块上的字。老家文物多,墓碑处处可见。表哥爱琢磨墓碑上的字,有时还会读上几句。这个印象我非常深刻。”

雷抒雁对陕西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陕西省广电总局宣传处处长党昊感叹,雷老师多次说过,陕北信天游很有名气,而陕南民歌一点也不亚于陕北,却没有好好推广。让陕南民歌广为传唱,是雷抒雁多年的夙愿。

雷抒雁家乡的朋友都知道,对故乡美食的热爱,已成为他极为鲜明的一个特征。去年,雷抒雁生病,二十天米面未进。病情缓和后第一次吃东西,就是老乡牛宏宝给他送的羊肉泡馍,第二次吃的是家乡面条。

在雷抒雁的名篇“舌苔上的记忆”里,他用深情的文字解说对家乡美食的偏爱:“那是在你饥饿时,或者在你的成长期里,某种饮食以它独特的滋味突然的闯入,或者是经常性的光顾,刻写在你的舌苔上,濡染了你的味蕾,使你有了一种与生俱在的感觉记忆。”“无论是一次嗅觉、滋味或食物形状的提醒,甚至是一次偶然的语言暗示,都会使那口味的记忆怦然惊醒,涎液难禁。”那些在有些人看来难登大雅之堂的胡辣汤、臊子面、羊肉泡馍,对雷抒雁来说却是至高无上的美味。正如他所说:“往事、乡情。我是用舌头一点一点贪婪地品尝它的滋味。” 去年“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风行大江南北,可我总觉得,雷抒雁“舌苔上的记忆”依然无法超越。

雷抒雁对家乡的草根诗人特别提携。有一次,雷抒雁到西安,特意与党昊一起到临潼看望一位农村老师。这位老师一个月收入不到1000元,非常喜欢写诗。雷抒雁特意给这位老师买了一箱苹果,还带了其它一些东西。老师见到雷抒雁,激情得话都讲不清楚。中午雷抒雁还请这位老师吃了饭。雷抒雁说,农村的老师,收入很低,却爱写诗,这是多么有理想的人啊!我经常心里惦记着他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他们。

雷抒雁到陕西,程宝逊经常陪同到处转。雷抒雁曾告诉他,一般早上六点他就起床看书创作,八点上班前就能完成一篇初稿,晚上下班到家再修改。一早一晚,他的时间就是来的。程宝逊动情地说,雷老师虽然只活了七十一岁,但他干的工作,让他的生命超过一百岁。

程宝逊与程晓逊是兄弟俩。2003年,程晓逊在咸阳的陶瓷厂陷入困境,厂办子弟学校的门楼坏了,需要重修。程晓逊给雷抒雁老师写信,请他为学校题写校名。雷抒雁老师欣然题写了“咸阳陶瓷厂子校”几个大字,寄了过来。从此,学校生源大幅增长,以往只有三百多学生的学校,现在已有1000多人。

陪护雷抒雁多年的表妹前些日子告诉乡邻马林帆说:“我哥说,待稍稍好点,还要再回陕西去……”

与雷抒雁长达五十五年的挚友马林帆在悼念文章中写道:“抒雁,对于生,你曾是如此执著地将其牢牢地攥于自己的掌心之中,不曾有过一霎的放弃;对于生你养你的家乡故土,即使在危难之际,你也一样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遗忘啊!这就是你,一个自广袤丰腴的关中平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杰出的中国诗人,一位中国新时期诗界的领军人物,一面高高飘扬在中国新诗疆土上的哗啦掣动的大旗,一位将信念和奋进的标帜,直插上当代中国文明高地的手握诗笔的战士!”

斯人已逝,留下的是传奇和回响。马林帆认为,在咸阳,在泾阳,怎样估价雷抒雁在家乡的示范作用都不为过。抒雁的作品、作人、作为,必将影响家乡的后人。

雷抒雁的名字,注定会被家乡的人们不断提起,也注定会进入更多的中国人、外国人的精神视野。雷抒雁及其激荡心灵的作品,时间无法湮没其价值,只会被未来一次次证明。(游寰扬)

(责任编辑:崔元苑、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