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木塔修缮引争议 为申遗还是为修缮?[图]--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山西应县木塔修缮引争议 为申遗还是为修缮?[图]

2013年07月30日06:47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山西应县木塔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 (王鹤瑾)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问世已有近千年,近年来,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塔饱受塔身倾斜的困扰。近日,就木塔的修缮问题引起广泛争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出“现状修缮”方案,但是,当地的绝大多数专家提出明确反对,建议采用“抬升修缮”的方案。与此同时,2012年11月,应县木塔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而有残损的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出示修缮方案。因此,木塔的修缮方案究竟是为了申遗还是为了修缮呢?

木塔局部倾斜严重

木塔现状:第二层面临坍塌的危险

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曾受应县政府委托,对木塔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和测绘,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应县木塔结构倾斜和扭转是其整体结构当前最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以二层明层局部倾斜程度尤甚,倾斜柱最大倾角已达11.3°之多(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大约为5°)。

原应县木塔文物管理所所长马玉江表示,“应县木塔已经渐入老年,它‘骨病’严重。木塔的情形一年比一年糟糕,肉眼都能看得清楚。塔身除了扭曲变形,还有几百处残损的地方需要加固。”除了塔身变形,木塔的第二层也面临坍塌的危险,“目前木塔的下层残损程度比上层严重,例如木塔的第二层是主要荷重部分,但这一层结构变形、构件残损最严重;二层的平座部分柱子有32根,重度残损的达30根,中度残损的2根。正因如此,近些年来,木塔二层以上不再向游客开放。”

从1989年起,我国就开始研究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但至今,24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种确定的木塔修缮方案。

争论一:

是否采用“现状修缮”方案?

从2008年开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对应县木塔的检测与前期保护研究,即使监测数据显示木塔局部倾斜在加剧。当年许多文物保护工作者达成共识,认为必须进行修缮。经过多次开会讨论、论证、投票,最终,应县木塔修缮保护管理委员会邀请的专家中,绝大多数专家赞成采用“抬升修缮”的方案。前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柴泽俊是赞成者之一,他认为这种方法,稳妥、透明,能让全世界看到怎样修复这个复杂的木结构楼阁。但“抬升修缮”的方案并没来得及呈报国家文物局批准,2004年国家文物局再次邀请专家,对应县木塔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做出“继续观察,暂时不修”的决定。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侯卫东认为,应县木塔整体上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危险”,他更倾向于对木塔进行“现状修缮”。表示,“就是保持现在的样子,让它尽管有残损,尽管有不足。但它不会继续坏,比如崩裂、倒塌、结构的构架的损坏等,不要有这种问题就行。”

这样的修缮方案,遭到了柴泽俊的明确反对,“这不是保存原状,是保存残状,给修坏了,修成这个样子,我们还保持这种残状,实在于理不通。”除此之外,柴泽俊更担心,用维持现状的方案修复的木塔,能否像往日那样抵挡住外力的损坏?“一旦狂风或者是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坏,是抗拒不了的,但事实上是能够预防的。我们明明知道歪曲到这个程度了,明明知道它变形到这个程度了,我们该修没有修,该保护没有保护,绝不能无辜的损坏在我们手里。”

今年9月,将由专家投票,最终认定,是否通过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出的“现状修缮”方案。

争论二:

修缮方案是为申遗还是为修缮?

虽然木塔修缮迟迟未能落实,但各方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事却很是热衷。目前,应县木塔申遗文本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文物局,2012年11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今年5月发布的《山西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应县木塔“申遗”更是工作重点。

据了解,申遗的认定标准中,“原真性”非常重要,而有残损的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出示修缮方案。当地文物工作者担心,万一修缮留下遗憾,世遗组织专家将对木塔提出质疑。

因此,即将公布的应县木塔修缮方案究竟是为了申遗还是为了修缮?出台的方案能否真正保护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申遗本身无可厚非。”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应县木塔的历史建筑地位在世界上都是公认的,早就应该有这样一个“名分”。但是,应县木塔身患重疾已达20多年,很多专家却以“不能轻易动它”“不敢拍板”等原因搁置修缮,阮仪三认为这是无能和不作为的表现。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签署的《奈良宣言》就有很多合理保护的建议和例子,只要肯下工夫,资金投入有保障,把应县木塔修缮好应该不成问题。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