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任何一页都能读
普鲁斯特在100年前用七大卷讲述记忆,用记忆重建了时代和生活。“我读过之后了解到,不能从表面了解一部作品,包括《追寻》,这部作品其实是要开启一个记忆的闸门,既是作者普鲁斯特通过这些描写开启自己记忆的闸门,读者通过阅读也能开启个人记忆的闸门。”勒克莱齐奥说。普鲁斯特找到了一种形式,让想象去回忆,让现实交叉其中。普鲁斯特开创意识流之先河,用意识流的方法,追寻逝去的时间,用艺术的方法,让逝去的时间永存。这也是普鲁斯特自己说的,他写作并非是为了回忆过往,对于记忆,他说:“我要重现它,让它获得生命。”
采访勒克莱齐奥是在思南路上一个过度装潢的房间里,从前的法租界区域。“我们在这里谈普鲁斯特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勒克莱齐奥说,“普鲁斯特当年的生活方式和这里的生活方式有些相近,但现在这个房子的装饰跟普鲁斯特时的装饰完全不同。”无论是在“法租界”的这个房间还是世界上其他任何角落,都会有人在读《追寻》或假装去读。而在中国,法语文学翻译家周克希翻译的新版《追寻》开始被越来越多读者接受,尽管如此,这部小说依然被列入“天书”行列。
许钧教授是1987年版《追忆似水年华》的译者之一,“当时我还年轻。我曾开玩笑说,当时翻译这部作品的我,是翻越这座高山的敢死队成员之一。因为这部书,要理解它、走进它的世界,非常难。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探索的是现实的世界,而普鲁斯特探索的是精神的世界。”
在许钧看来,翻译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首先是逻辑性”,“中文跟法文逻辑是不同的。原文中长句、插入句和反问句很多,如何在一个意识流的世界中找到逻辑?翻译时太逻辑,不符合原著,不太逻辑了,中国人又看不懂。第二是想象力,普鲁斯特有很多的比喻、隐喻,如果点白,就不是想象了,如何保证想象的空间,在翻译过后还能让读者有思想的余地和共鸣?第三是句法独特。普鲁斯特开创了一种独特文法,尤其是句法。如何让人读懂,这对任何一个翻译家都是考验。”许钧也承认,《追寻》不只是考验译者,对读者同样如此,“我知道史铁生爱读,他在黄昏的时候读《追寻》有生命的感悟;余华写《在细雨中呼喊》,也知道梦的重要性,他们都在读。这部书,不是非要从头到尾去读,翻开任何一页你都可以读。你可以从中去读生命的感悟,读对事物细腻的关注,阅读它能让你安静、让你的内心更丰富。”
为什么我们仍在读普鲁斯特
“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在读普鲁斯特?”勒克莱齐奥说,“这部小说描写的并非是真实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那也是非常复杂的世界。他描写了生存的困难甚至是生存的痛苦,这一种人生感受不只属于普鲁斯特那个时代,在每个时代不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小说内容永恒的地方。”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曾为《追寻》写了一本书《拥抱逝水年华》。对于普鲁斯特,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普鲁斯特经常被认为是非常典型的19世纪作家,但我喜欢他描写的一系列现代体验:汽车换挡的声音,一架飞机在空中翱翔,和一位电话接线员的交谈。我们每个人都乘过火车,但大多数小说家在他们的小说中只是粗枝大叶地提了一笔而已。我们都听到过火车车轮和铁轨碰撞的声音,但普鲁斯特却将这种声音从我们习惯性的疏忽大意中解救了出来,用文字将它们固定了下来,在这些文字之中,他又融入了许多自己第一次经历这些新鲜事物时的个人情感。普鲁斯特小说的价值并不局限于情感描写以及与我们生活的相似性,他拓展了一种超越我们现实生活的能力,将探测器深入到我们耳熟能详但尚未将其陈述下来的事物中。”
一部书之所以成为经典,许钧教授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它一定要作用于人类的心灵。“《追寻》,无论从它的写作方法、风格笔法,还是对人类精神世界探索的程度,大家现在都能判断它是经典。《追寻》对人的精神状态,内心生活的状态,有很好的揭示。写作者通过想象揭示物质世界,揭示现实世界,而普鲁斯特最独特的贡献是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作品指向现实,普鲁斯特指向内心。”
1919年,普鲁斯特凭借《在少女花影下》(《追寻》第二卷)获得龚古尔奖,勒克莱齐奥说,“我从他那里找到了一些跟我创作相似的地方,比如对家庭、遗产等问题的讨论。跟普鲁斯特一样,我也从个人家庭历史中找到了所有我写作的热情所在。”在勒克莱齐奥看来,《追寻》在法国文学上拥有持续的地位,“它描写情感、人类的灵魂和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不是某个事件或某个时期发生的事情,这就像我喜欢的老舍先生的现实主义作品一样,它反映的是某个文化中的内涵,所以它不会因为随着时代过去而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