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行业观察:戏剧评论与谁对话

2013年11月15日07: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行业观察:戏剧评论与谁对话

  今天的专业戏剧评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很多剧目之所以演出火热,能够成为话题中心并产生市场效应,有不少是被大众传播媒介“催生”出来的,以至于这种“火热”在左右着戏剧艺术发展的美学趣味和审美标准。许多时候,真正的专业戏剧评论、批评却是“缺席”“失语”的,而且频频遭遇信誉危机,以至孤芳自赏或者变成创作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吹捧者。戏剧评论,到底对谁说话,与谁对话,到该好好思考的时候了。

  当前戏剧评论的现状,一是媒体评论占据主流,专业评论趋于边缘。网络、报刊成为戏剧评论的主阵地,尤其是网络上传播的戏剧评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这些评论虽然不乏富有见地的观点、有针对性的问题视角,但多数还是文化消费时代的快餐式评论,标榜的是时效性、通俗性、个体性,善于营造“文化现象”,甚至诉诸“恶趣味”,而中国戏剧发展的艺术趣味、审美趣味以及更为深入的美学判断,则与这种评论相距甚远。

  二是圈子化的熟人评论多,直面戏剧现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评论少。“圈子”化的戏剧评论往往处于各种体制的庇护之下,利益的共同体使得评论与创作“一团和气”。面对一部作品,评论家的感受基本趋同,优点无限“吹捧”,缺点大事化小,问题自然就掩藏了。与此同时,在一些已经触及到各类问题的批评文章中,身处“圈子”中的评论者往往只对现象进行隔靴搔痒式的宏观扫描,对当下的具体作品、具体问题有意跳过,以致每个剧目都“有突破”“有新意”“有思想”。

  三是专业戏剧评论队伍缺乏创新活力,青年戏剧评论家培养相对滞后。虽然每个年龄段都有评论者参与,但评论梯队并没有形成。经常穿梭于各种戏剧活动之间的资深戏剧评论家,精力、体力乃至“身份”被过度透支。他们要么选择相对稳妥的、毫无激情式的沉默,要么各自为战,孤独写作,缺乏碰撞,难以形成批评的朝气和锐气。

  上述三个问题使得专业戏剧评论变成了“残缺的翅膀”“小圈子”的自娱自乐,既难以匡正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赢得观众的信赖。反倒是微博上的自由剧评人十分活跃,他们第一时间对舞台演出进行评点,往往就戏论戏,观点鲜明,毫不避讳自己的感受,受到粉丝们的热情关注、评论、转载。微博上的“热闹”显示出观众对戏剧评论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关键是专业戏剧评论者要说什么样的话,是否用自己的戏剧美学、戏剧洞察对当前的戏剧演出做出审美的引导,并提出真诚坦率、积极有效的看法、观点。

  莱辛在《汉堡剧评》中说:“不是每一个爱好者都是内行,不是每一个能发现一部剧本的优点和一个演员的精彩表演的人,都能正确估价一切其余的剧本和演员的成就。片面的鉴赏力等于没有鉴赏力。”优秀的戏剧评论家首先应该有开阔的文化视野。这不仅仅是指戏剧史的知识储备、戏剧理论的累积,还要有大量的舞台观摩经验,要有对戏剧的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好的戏剧评论都是历史性、当代性、前瞻性三性合一的。它用自己的艺术素养、审美判断、美学观念与创作者平等对话,与其进行精神世界的“倾心交谈”。

  其次,应该有专业理性的艺术眼光和富有建设性的审美判断,而不是追求没有分析的、感官式的酷评、微评。在媒体发达的时代,用戏剧评论制造社会话题容易,但是要制造戏剧美学上的话题,进而带动戏剧整体水平的提升,却并非易事。

  再次,要珍惜评论的口碑。戏剧评论也是一种创作活动。对于热闹一时的炒作,批评家要保持敏锐和警醒,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而不是随波逐流。如果戏剧的发展都是由网络、媒体、业内同仁利用各种手段炒作出的各种“热闹”组成,不难想象,中国戏剧的文化生态、艺术品质会越来越缺少内涵。

  诚然,对任何一个评论家来说,都难以摆脱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圈子。在大学、科研院所关起门来做学问是一回事,真正面对现实里纷繁迷乱的戏剧现场,以及各种鲜活的舞台实践,能够发出声音,大胆、自信、有力地给出判断,这的确是一个考验。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重拾戏剧评论的威信,从口碑的积累开始,脚踏实地关注创作。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好的,每一个观众心中都有一杆秤,评论家就是运用手中的砝码,去调节失衡的创作,把最好的作品发掘出来。

(来源:中国文化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