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夸张甚至失真的意象、人物或环境给人以深刻的浸染和感动,使历史真实的精神得以回放,使人们得以重温过去年代的情怀,这正是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重要意义
影视作品可以在几种意义上被指认为历史。如作品语境与背景注重客观真实性,影像表现中的这种社会存在往往被视为是历史的。但创作者借助影像叙事等审美的形式转换,凸显主观倾向,使叙述与故事相融,现实与梦幻结合,这种注重浪漫表现的作品无需作狭隘的史实参证,同样会呈示出某种历史性。电视剧《十送红军》对历史的创造性再现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就与它创新性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有重要关系。
首先,作品中的人物作为情感化叙述方式表现出来的符号与形象,构成特定背景、语境中的历史性表达。剧中的这些红军战士来自底层,年龄、性格不一样,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成长、信仰、情感、愿望。他们身处战争环境中,一直在拼命地打,没命地跑,冲锋陷阵,经历千难万险,坚韧不拔。他们能战斗,也唱歌、拉手风琴、作诗、打竹板。通过电视剧记录的一个个形象生动、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我们可以看到底层人民的精神信仰,看到一代革命先烈的成长足迹。
其次,作品努力不使叙述外在于故事,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在现实与想象、幻想之间构建历史故事。党如何把普通农民引向了革命道路,将他们培养为一个个坚强勇敢、为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的战士,这其中有复杂的思想过程和丰富的精神资源可供挖掘。《十送红军》正是抓住这一点进行深化处理,放大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有机会走进钟石发、张二光、贺坚、贺老憨们的情感深处。
再次,将感觉意象化,让情感的传递更为形象、直观、生动。剧中有些场景将人与环境放到一种极致关系中去表现,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炸弹成片成片地扔下来,地上火光一片,战士们在这种环境下的勇往直前,让观众从视觉到心灵都深受震撼。
《十送红军》重点表现了10多位红军战士的故事,看起来有些松散、不够集中,但因为它重视人物的内在丰富性,形散神不散,成功表现出人物身上特殊的感性内涵。因而,看《十送红军》,不仅能看到战争的残酷,更可以感受到这些大写的人,这些铁血将士的尊严、人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从而可以确信,战争的残酷、暴力并不能泯灭人性、信仰和尊严。
可以说,整部剧作通过深厚沉郁的历史情思,打开了观众历史理解的新视野。席勒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我们看到,《十送红军》较多表现的向往理想的激情或情怀,确实具有超越现实的精神气质。而作品越是对人物的感性方面进行还原,越是能显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动人,以及革命情怀的崇高与伟大。剧中,编导通过不同的视听手段,对这些战士的牺牲场景做了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浪漫化的主观色彩,使“牺牲”的蕴含被不断地丰富和更新。而最后让那些牺牲了的红军战士“死后重生”,更是赋予浪漫精神以理性思考和文化价值取向,别具特色。
《十送红军》这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电视剧让人感到,生命是一场无法回放的光影作品。那些存于心底、散落于历史中的记忆,虽然回不去了,但是优秀的作品却使历史的精神得以回放,使人们得以重温过去年代的情怀。通过表面夸张甚至失真,但本质真实的意象、人物或环境,给我们以深刻的浸染和感动,这正是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重要意义。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5日 24 版)